分享好友 文章首页 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侵犯他人名誉,爱尔眼科高管被判赔礼道歉

2025-04-11 09:299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洁清

为及时有效监测企业在社会、环境、治理等方面的风险,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将通过壹点智库品牌大数据平台,定期跟踪、监测和评价A股上市公司的ESG风险,并进行重点报道。

3月31日-4月6日,本周有1282家A股上市企业被央媒省媒报道过敏感信息。与上周相比,敏感信息量下降的有1097家,信息量增加的有856家。

本期ESG风险敏感信息涉及员工治理、合规经营、企业诚信、产品质量等问题。从ESG层面分析,主要涉及社会(S)、治理(G)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

艾芬三起名誉权案一审胜诉

据羊城晚报消息,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4月1日对艾芬诉段某民名誉权纠纷一案作出一审判决。段某民系爱尔眼科(300015.SH)党委副书记、公共事务部总监,自2021年起,他通过微博账号发布不实言论,称艾芬“伪造照片构陷同行”“收受药品回扣”“医生当医闹”等,对艾芬的社会评价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法院经审理认为,段某民的行为侵害了艾芬的名誉权,判令其删除侵权内容、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公证费等共计5000元。艾芬起诉的另外两起爱尔眼科管理人员侵害其名誉权案件,一审也均胜诉。目前,这三份判决尚未生效,还处于上诉期内。

这一案件引发了社会对企业高管言论规范的关注。在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企业高管的言行不仅代表个人,也会影响企业形象。爱尔眼科虽表示该事件对经营无影响,但企业声誉仍可能受到一定冲击。这警示企业要加强对员工言论的管理,维护良好的品牌形象。

截至4月3日,涉事微博账号已删除有关艾芬的内容,但暂未发布赔礼道歉信息。段某民是否上诉尚未有回应,案件后续走向仍受关注。

未名医药核心产品抽检不合格

据新京报报道,内蒙古自治区医药采购中心、西藏自治区医保局相继发布通知,因药监部门抽检天津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002581.SH)生产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生物学活性不符合规定”,暂停该产品采购。天津未名为未名医药控股子公司,干扰素α2b喷雾剂是未名医药核心产品。

2023年12月,天津未名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在29省份干扰素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独家中标,供应全部联盟地区。此次抽检不合格距集采结果执行不足一年,产品质量问题给公司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其在其他中标地区的供应及未来集采资格。

未名医药长期面临亏损困境,除2019年和2021年外,2018年以来持续亏损,2023年亏损规模达3.32亿元。干扰素业务虽贡献较高营收和毛利率,但难以扭转整体局面。此次核心产品质量问题无疑让公司雪上加霜。

截至目前,未名医药尚未发布关于此次事件对公司影响的详细公告,市场持续关注其后续应对措施,以及产品质量整改情况。

马应龙卷入回流药风波

近日,据《中国经营报》报道,肛肠用药龙头上市公司马应龙(600993.SH)卷入回流药风波。回流药,即已从医疗医药机构售给患者后又被多次转卖的药品,其往往与欺诈骗保相关,存在极大安全用药隐患。

日前,央视新闻曝光武汉存在回流药产业链,马应龙大药房的彭刘杨路店和惠济路店牵涉其中。参保人受收药人利益诱惑,用医保卡在这两家门店购买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处方药。因医保基金支付大部分费用,参保人获取药品成本极低,收药人以6至7折回收后层层转卖,最终这些药品以更高价格流入武汉新洲区的公立医院、私人诊所和药店。而马应龙大药房门店销售员通过成都成华东升医院富顿互联网医院为参保人开具门诊处方,为药品回流提供了便利。

事件曝光后,武汉市医保局迅速行动,于3月28日解除了马应龙大药房惠济药店的医保定点服务协议,并派出16个工作组进驻武汉市马应龙全部40家线下医保定点药店展开调查。截至3月31日,马应龙公司尚未对此事进行信息披露。其证券部相关人士表示,涉事门店是子公司旗下门店,正在配合调查,公司认为目前事件影响未达信息披露标准,需视后续进展而定。

马应龙作为中华老字号企业,在医药领域有着广泛影响力。其业务涵盖医药工业、医疗服务和医药商业,医药零售业务由马应龙大药房运营。据《经济参考报》4月9日报道,马应龙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37.28亿元、5.2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85%、19.14%,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创出近三年新高。然而,尽管业绩表现亮眼,但回流药风波的影响仍在持续发酵。

在2024年度的ESG报告中提到,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合规管理制度,包括《合规管理制度(试行)》等一系列规范化制度。然而,从这起事件来看,马应龙在连锁药店管理上存在明显漏洞。门店工作人员协助参保人获取处方药并参与回流药交易,反映出公司在员工管理、药品销售流程监管方面的缺失。这不仅损害了公司自身声誉,也辜负了消费者的信任。同时,该事件也凸显了医药零售行业在医保监管和药品购销管理方面的不足。“医保取现”“高价收药”小广告泛滥,却长期未得到有效遏制,表明行业监管存在薄弱环节。



点赞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分享 1
国资委:推动海外经营机构在海外经营管理、重大项目实施中将ESG工作作为重要内容
面新闻2025-07-04 17:32北京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其中提到,强化品牌跨文化融合。

0评论2025-07-1032

共寻可持续发展标杆!证券之星第三届ESG新标杆企业评选活动火热进行
经济观察网为深入推进中国ESG体系建设,传递企业ESG价值内涵,证券之星于2025年5月16日正式启动“第三届ESG新标杆企业评选”活动

0评论2025-07-1028

慕尚集团(01817.HK)荣获“ESG环境友好卓越企业”,以绿色时尚解锁新价值
当前,ESG 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维度之一。在此背景下,ESG 生态体系加速完善,ESG 的监管、披露、评价等

0评论2025-07-1027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快速的增长
  在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近日举办的“能源中国——全面加速绿色能源转型 推动协同发展”活动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

0评论2025-07-0825

央行发布首个绿色金融国家标准 已建成全球最大绿色债券市场
  观点网讯:7月7日,据央视财经,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绿色金融领域首个国家标准,统一境内绿色金融产品界定范围,以促进绿色

0评论2025-07-0830

《全球数字友好倡议》(草案)在京发布
  新浪财经 7月2日,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主论坛之一的数字友好城市建设全球对话上,《全球数字友好倡议》(草案)(简称“

0评论2025-07-0825

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到2027年底 力争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四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其中提出,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新能源汽

0评论2025-07-0828

四部门:推动大功率充电设施布局规划与配电网规划融合衔接,适度超前进行电网建设并及时升级改造
2025年07月07日 14:23澎湃新闻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四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其中提出,促进

0评论2025-07-0827

中国有力助推全球能源转型
转自:中国电力新闻网  ——访世界经济论坛专家尼古拉斯·瓦格纳  世界经济论坛能源与材料中心专家尼古拉斯·瓦格纳日前接受

0评论2025-07-0825

波士顿咨询董事总经理胡昊鹏:“不出海,就出局”的说法过于绝对 企业应“两条腿走路”
新浪财经 蒋露瑶/发自天津  2025年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于6月24-26日在天津举办,本届论坛以“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为主题,

0评论2025-07-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