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章首页 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2025中国气候与自然行动日:当气候承诺遭遇化石能源回潮 全球如何锚定转型坐标

2025-04-11 09:5890

  文/新浪财经蒋露瑶

  世界经济论坛2025中国气候与自然行动日活动昨日在京举办,会议以“引领气候·自然·能源新经济”为主题,汇聚政商学界领袖,共论如何有效将气候、自然以及能源转型行动与经济增长相融合,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在绿色转型时代重塑增长”对话环节,在场嘉宾分享了企业实践、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的经验。

  当前全球气候危机未减,但“合作、行动与领导力”仍是时代的核心主题。对此,诺和新元全球总裁Ester Baiget表示,企业需在“噪音与短期波动”中保持战略定力:“诺和新元的目标是创造价值——不仅为股东,更为所有利益相关方。例如,我们设定了减排60%的目标,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联合供应链伙伴共同行动。”她指出,绿色转型的驱动力源于技术解决方案的经济性与环境效益的叠加,例如生物燃料和可持续材料的应用。

诺和新元全球总裁Ester Baiget参与讨论诺和新元全球总裁Ester Baiget参与讨论

  佳通集团副主席Cherie Nursalim进一步补充,企业需在复杂环境中做好关键指标测量工作并统一行动标准:“佳通使用了供应链碳排放的量化方法论,并推动碳排放测量覆盖所有层级的供应商。只有全产业链步调一致,才能解决气候问题。”她还提到,全球绿色金融仅占2%,呼吁更多资本支持低碳转型。

  据悉,佳通集团使用的碳排放定量测量方法论为哈佛大学Robert Kaplan和牛津大学Karthik Ramanna两位教授合作开发的E-liability碳核算方法,能够对各企业就其直接碳排放总量和供应商碳排放量及其任何产品和服务的相关碳排放量产生实时、准确和可审核的数据。

佳通集团副主席Cherie Nursalim参与讨论佳通集团副主席Cherie Nursalim参与讨论

  金山云执行董事何海建从技术角度分享了实践案例。他以小米为例,指出,云计算与AI技术是解决碳排放追踪难题的关键:“小米生态包括手机、电动汽车、家电制造等多类产品,由于涉及电池及上游的制造技术、工业设备和半导体等环节,它的供应链十分复杂。近年来,随着AI和区块链技术的普及,区块链和AI算法让碳足迹数据可追溯、可计算变得可行。”

  他特别提到,AI算力的能耗问题可通过绿电应用与算法优化缓解。“绿电与传统能耗的电费价差高达约2-3倍,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这一优势,通过深度挖掘DeepSeek算法模型的潜力,并利用好数据,就能构建算法-数据-能耗的内循环组合。我相信这一系统性整合不仅能推动ESG战略与碳中和目标的协同实现,更能充分释放第三次、第四次工业革命蕴含的经济增长新动能。”

  然而,全球可持续发展正遭遇逆风。自今年初美国政府换届以来,其能源和气候政策出现明显回调。本周一(4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欧盟必须承诺购买3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才能获得美国关税减免。同时,美国的能源政策正在向传统化石能源倾斜。根据最新命令,美方将采取多项措施,包括挽救即将废置的燃煤电厂、降低联邦土地煤炭开采的特许权使用费。特朗普还指示能源部长赖特推进煤炭技术研发,探索将煤炭副产品用于电池、石墨和建筑材料的新途径,同时加快美国煤炭及相关技术出口,将煤炭列为关键矿物等。此外,继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阿根廷亦释放可能追随退出这一全球气候承诺的信号。

  这一系列动作将把全球气候治理引向何方?新能源产业发展会否在传统能源挤压下失速?全球气候行动共识是否面临瓦解风险?新浪财经就此向与会嘉宾提问。

新浪财经提问新浪财经提问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首席顾问刘世锦直言,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与气候立场回撤可能加剧全球经济动荡,拖累绿色转型进程。但他认为,中国应该继续坚持自己的特色绿色转型之路——对内,中国近年来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新能源中投资巨大,若此时退缩,前期投资将面临沉没成本风险,且会影响诸多行业,还可能带来经济衰退。对外,中国应当对“双碳”目标、以及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的坚定不动摇,承担起绿色转型的国际影响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增长与绿色转型并行的范本。

  刘世锦特别指出,中国“双碳”目标不仅是道义承诺,更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我们开拓了新的技术体系,技术创新带来了成本的下降。过去十年,光伏的成本下降了90%,风能的成本下降了60%-90%,氢能储能的成本下降同样非常迅速,在成本上很有竞争力。”

  他进一步强调,中国通过技术创新将绿色转型与经济增长融合,光伏成本下降90%、风能降幅超60%等成果,为南方国家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刘世锦认为,中国和欧洲是全球贸易和绿色转型的主角,中欧在绿色低碳领域合作潜力巨大,“若此处无法达成共识,其他领域更难突破,双方应该抓住这一合作机遇”。


点赞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分享 3
国家能源局:预计三年内全国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
(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新型储能规

0评论2025-09-223

英国政府科学办公室发布《净零技术展望》 针对本土钢铁行业列出3种主要解决方案
(来源:易碳家)  8月21日,英国政府科学办公室(Government Office for Science)在英国政府官网发布《净零技术展望》(下称

0评论2025-09-222

渤海湾“海底草原”生态修复再造“蓝碳”
中新社河北唐山9月15日电 题:渤海湾“海底草原”生态修复再造“蓝碳”  作者 赵丹媚 艾广德 肖光明  清晨,巡护船从河北省

0评论2025-09-224

国务院吹风会实录:碳减排工具已撬动1.38万亿贷款
(来源: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  9月11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举办。其中提到绿色金融、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内容,文

0评论2025-09-222

WWF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技能大赛,共促绿色金融创新与实践
新浪财经 2025年9月16日,广州——由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以下简称“WWF北京代表处”)等机构提供技术支持的“粤

0评论2025-09-222

当人工智能遇上生态治理,能带来哪些变革?
转自:中国环境网  在数字化、智能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给各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

0评论2025-09-226

12个工厂加入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灯塔网络
新浪财经2025年9月16日,瑞士,日内瓦——12家制造企业近日加入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灯塔网络(Global Lighthouse Network)。至此

0评论2025-09-222

海尔ESG成果入选“2025年ESG实践优秀案例”
【天极网IT新闻频道】随着ESG理念在中国市场从小众探索发展为主流刚需,ESG已成为企业重塑竞争力、开拓新增长极的核心抓手。作为

0评论2025-09-223

美国退了,欧盟松了,中国ESG的机遇来了
企业观察报2025年已过去四分之三,ESG事业在这一年的发展可谓频遭挑战。一方面,在政治风向逆转以及种种经济问题的影响下,美国

0评论2025-09-225

科技驱动+责任引领:解析维信金科ESG发展之路
身边24小时2025-09-18 16:11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下,环境(E)、社会(S)与公司治理(G)已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与长远发展

0评论2025-0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