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2025-04-23 18:11
大象新闻记者 于艳彬
近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暨社会责任报告》,展现其在金融风险防控、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的积极实践与突出成果,为行业ESG发展提供范例。
构建“制度刚性+文化浸润”管治生态,严守金融风险底线
当前,利率下行、监管趋严、数字化转型等多重挑战交织,合规管理成为保险业稳健发展的关键。中国人寿积极响应监管政策,持续升级合规管理体系。公司以数字化风控建设为核心,构建起由高级管理层组织实施、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主责、三道防线密切配合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风险早期纠正机制。
在管治体系建设上,中国人寿构建“1+7+N”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在严守合规底线的同时,主动创造公司价值。2024年,公司召开股东会议2次、董事会会议17次、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会议32次、监事会会议7次,以高频次、高规格的决策机制确保战略与监管要求一致。此外,公司注重培育全员合规文化,通过建立“大监督”体系、制定《商业道德守则要点》、开展廉政教育等方式,推动员工及供应商职业道德建设 ,形成“制度刚性+文化浸润”的管治生态。
聚焦普惠金融,践行“金融报国、保险为民”使命
作为寿险行业“头雁”,中国人寿积极落实新“国十条”要求,聚焦普惠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在产品服务方面,公司推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女性及计生家庭保险等多样化普惠保险产品,将服务向农民、城镇低收入群体、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延伸,并加强对西藏、青海等“老少边穷”地区的保险服务覆盖。
在资金支持上,中国人寿制定《2025 - 2027年度资产战略配置规划》,将ESG因素融入投资全流程,2024年在普惠金融、乡村振兴、支持“一带一路”建设领域合计投资3945亿元。科技赋能方面,公司提升保险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以适老化服务为例,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为2700万人次提供优质服务。人才培育上,构建“四位一体”分级分类人才培训体系,满足普惠保险发展需求。此外,2024年公司在乡村振兴领域投资约1037亿元,投入消费帮扶资金3100万元、派驻帮扶干部1027人;向中国人寿慈善基金会捐赠2100万元,组织志愿服务600余次,彰显社会责任担当。
探索绿色金融路径,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在“双碳”目标推进的背景下,中国人寿积极构建绿色金融生态体系。公司围绕治理、战略、管理、指标和目标五个维度,从产品、运营、投资端协同发力。产品端构建多元化产品体系,推广低碳环保理念;运营端提升科技服务质量,降低能耗与排放;投资端将ESG要素融入管理体系,拓宽绿色投资范畴。
近两年,中国人寿制定《绿色金融发展战略(2023年 - 2025年)》,推动绿色金融与业务融合。在绿色保险领域,为生态环境、清洁能源等领域提供保险保障,将绿色保险增速纳入省级分公司考核;在绿色投资领域,将绿色标准和ESG理念融入投资决策,推动绿色投资与交通、乡村产业、“一带一路”建设融合,为绿色经济发展赋能。
中国人寿在ESG领域的实践,展现了其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为保险行业通过ESG实现战略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也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金融强国贡献了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