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8 18:03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资料图)
ESG政策
生态环境部:六大行业涉新污染物项目将面临“一票否决”
4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评工作的意见》,对六大行业涉及新污染物的项目做出了限制。此次发布的《意见》明确,今后石化、涂料、纺织印染、橡胶、农药、医药等重点行业的建设项目,如果涉及《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中明确的14类重点管控新污染物、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以及《斯德哥尔摩公约》附件中的化学物质,将需要开展新污染物评价。其中,凡是涉及禁止生产、加工使用的新污染物建设项目,将面临“一票否决”,不予审批。
点评:《意见》精准锁定六大高污染行业,以“一票否决”机制严控新污染物排放,既填补了环评制度空白,又与国际公约接轨,彰显我国环境治理的精细化与零容忍态度。
工信部: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
4月16日,工信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的通知》指出,节能降碳服务机构应针对企业生产工艺流程、重点产品设备、用能结构及能量系统优化、能源管理和碳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查找短板弱项。在此基础上,提出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节能降碳改造措施建议,为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可复制易推广的节能降碳系统解决方案。
点评:工信部新规聚焦工业节能降碳精准诊断,通过全流程系统化评估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改造方案,既强化了重点领域减排力度,又兼顾行业差异性和方案可操作性,彰显政策落地的务实导向。
ESG发布
“美丽城市共建指数”发布:成都、深圳等一批领先城市的气候行动正在提速
4月14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发布首期“美丽城市共建指数”报告,分析了全国100个重点城市在环境改善、气候行动、生态提升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报告指出,十年环境治理令我国城市“颜值”普遍大幅提升。据悉,在“双碳”战略的引导下,成都、昆明、深圳等一批领先城市的气候行动正在提速。
点评:该指数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量化工具,但需强化细节披露与公众互动,以增强公信力并推动更广泛的生态共建。
世界互联网大会发布报告以普惠包容的人工智能治理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
4月14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安全与治理推进计划研究成果——《以普惠包容的人工智能治理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以下简称《报告》)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期间正式发布。《报告》聚焦人工智能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议题,介绍了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进程、当前进展与现存问题,从如何通过普惠包容的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来弥合数字鸿沟和推动人工智能能力建设两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从深化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智能治理国际合作出发,提出加速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建议。
点评:《报告》立足全球视野,创新性提出“普惠包容”的AI治理路径,将技术发展与国际合作有机结合,为破解数字鸿沟难题提供了系统性方案,彰显中国在AI治理领域的前瞻性思考与国际担当。
ESG观点
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人工智能将在气候科技等领域引发颠覆性变革
据央视财经报道,4月17日,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在北京与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举行会谈,这是黄仁勋时隔3个月再次到访北京。黄仁勋表示,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众多行业的发展格局,但这仅仅是个开端,无论是医疗健康、金融服务、气候科技还是制造业,每个行业都将迎来人工智能引发的颠覆性变革。
点评:黄仁勋的发言既展现了AI的跨行业渗透力,也预示着全球产业格局将迎来深度重构,为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在实现“双碳”目标中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在接受新华财经专访时表示,实现“双碳”目标的同时也要重视经济同步发展,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性议题,需要全球各国多方合力参与。
点评:金涌院士的发言切中要害,强调“双碳”与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其观点既立足国情,又具有全球视野,为平衡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提供了务实思路,彰显中国在气候治理中的负责任态度。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