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佳琪
上个月,国内各大企业相继发布了2024年年报的同时,也发布了自己的ESG报告。
4月8日,腾讯发布2024年ESG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腾讯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6056610.1吨二氧化碳当量,每收入单位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9.2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人民币;4月9日,哔哩哔哩在发布2024年ESG报告中称:哔哩哔哩作为非生产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源于办公运营过程和会员购业务中的间接排放。
蜜雪冰城于3月3日在港交所上市,4月23日,蜜雪冰城就发布了自己上市后的首份 ESG 报告,全面回顾了集团在透明化治理、员工福祉、食安管理、公益助农以及可持续发展等 ESG 方面的实践和成果。我们不难看出,国内上市公司对于ESG方面已经越来越重视。
ESG:从获取投资机遇到现代商业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
ESG近些年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很多企业家们对这个词也已不再陌生,说到为什么要重视企业的ESG发展的问题,就要追溯它的起源。ESG早期从投资领域兴起,通俗来讲,因为投资人希望不仅仅只考量一个资产的财务表现,还希望知道这个资产有没有管控风险的能力和创造长期价值的能力。也就是说,一家企业的盈利能力,已经不再是投资人考察的唯一指标。
(图片为AI生成)
因此在评估一个资产的长期价值创造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的时候,投资人和基金管理部门就把对于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以及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影响纳入到了原来只有对财务分析影响的计算公式当中来。这样一来从ESG方面出发去考量一家企业的投资价值,对于被投资企业来讲就形成了一种牵动。企业不仅要考虑在财务上表现好,同时在公司治理、在环境保护、在社会发展领域,也要想办法表现出自己的稳健和韧性。
而中国企业在参与全球化竞争的过程中,ESG对于上市企业来讲,不仅是考验,更是要求。
如果把企业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不同维度的具体表现,比喻成不同杯子里的水,ESG就像一杆隐形的称,非常细致地将这些各维度指标进行了具体的量化,提供给了企业在向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迈进的一种有力工具。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既能够创造商业的价值,包括利润、现金流、市场份额,同时还能够为社会和环境做出有益的贡献,而社会和环境如果能够健康地发展,又将会反过来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从而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正向循环。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管理专委会副主任、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吕建中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ESG进化过程中,传统经济模式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中心,很容易忽视利益相关方(如员工、客户、供应商、社区、监管机构、媒体、消费者、供应链和自然环境等)的诉求,导致企业的经济和商业活动发展不平衡,出现财务造假、侵犯消费者和劳工权益、环境污染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会反过来直接给上市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因此,ESG的出现,其实是商业文明不断发展进化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产物。
非上市的中小微企业,要不要重视ESG
那非上市企业、中小微企业就不需要重视和发展ESG了吗?
目前国内企业的很多管理者对于发展仍然没有具体的认知和概念。不论在哪一行业、哪一个领域,每一家企业都存在于上下游供应链的一端,在这条完整的产业链上,任何一家企业出现了问题都可能最终导致产品的质量问题或者造成负面的社会问题。
“作为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如两三百人规模),其主打产品如果是供应给大型链主企业,其经营活动表现必然会受链主的要求影响。链主为达到ESG指标、获得第三方良好评级,就会倒逼产业链下游的供应商达到相应水平。而下游供应链企业的产品水平能否达标,就直接决定了该供应商能否继续留在供应链上、成为链主的供应商。能留下来,就意味着企业有更长久的存活可能。”吕建中博士说。
因此ESG看似是对上市公司的表现进行要求,其实也无形中影响着参与整个生产活动全周期的所有上下游企业。在这一方面,蜜雪冰城就交出了令消费者放心的“答卷”。
门店规模扩大背后,蜜雪冰城在上游产业扎根越来越深。
在蜜雪集团(02097.HK)正式发布的《2024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中显示,截至目前,蜜雪冰城采购网络覆盖全球六大洲、38 个国家,深入源头采购,选用近 20 种水果。2024 年 12 月联合君乐宝合资建设“雪王牧场”,持续深化在核心原料产地的投入
蜜雪冰城通过搭建全链路的保鲜管理体系,助力蜜雪冰城在乡镇、景区、偏远地区以及海外等快速扩张的同时,建立多种水果及农产品的订单种植基地,联合数十万农户,形成“企业+基地+农户”闭环,保护种植户的收益,与合作伙伴一起扶农助农,推进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振兴,又从源头抓质量,进一步保证消费者权益。
我们不难看出,ESG影响企业,从产品研发设计到原材料,到工艺过程,到生产制造、到产品、到物流、到销售、到使用后的回收的产品全生命周期。在这条完整产业链上的任何一家企业,如果无法将ESG纳入自己企业战略和生产经营活动当中的重大影响,在未来,都有可能面临丢项目、丢客户、丢市场、丢竞争力,丢未来的发展空间的窘困局面。
吕建中博士说,企业未来要发展ESG,需重点提升四种能力:一是提升公司治理(ESG的“G”)能力,从上到下贯彻ESG理念,完善董事会推动和考核机制;二是增强ESG专业能力,培养关键领域专业人才,强化跨部门协调;三是找到正确活法的能力,部分企业忽视ESG是因为未找到合适的发展模式;四是借助外援,与专业机构合作,应对复杂标准和监管,提升应对能力。
在未来新的商业模式中,企业利润并非经营的终极目标,而是企业正向经营的自然成果。而成长在产业链上的每一家企业,都与这个正向的成果环环相扣,荣辱与共。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