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章首页 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突发环境事件要准确界定责任

2025-05-19 10:41160

  

 转自:中国环境网

  突发环境事件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由污染防治设施发生故障而引起的突发事件,另一类则是由其他安全生产事故导致的次生环境危害。对于前者,处置相对简单,应急预案往往提出了停产、缓冲、转移后协同处置等措施,基本上有章可循,影响范围可控。后者的发生则具有很大的随机性,而且局势复杂,污染有可能大面积扩散,带来比较大的社会影响。

  处置突发环境事件,从国际上看,日本较好地坚持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即无论什么原因导致了突发性环境污染,涉事单位或个人是唯一责任主体,必须不惜代价消除污染。如果自身能力不够,需要紧急借用政府或其他企业的资源,事后也要偿还。由于制度设计严谨,在日本,因一次突发环境事件而破产的企业并不少见,这也倒逼企业重视日常生产活动,避免灾难性后果。我国的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贯彻了人民至上的理念,调动行政和社会资源优先控制事态,特别是地方人民政府发挥了兜底作用,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但相对而言对企业的惩戒没有那么严厉,致使有的企业心存侥幸,相应的防治措施尚有欠账。

  进一步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准确界定责任是关键。对于企业或个人,只有清楚后果的严重性,才能心生敬畏,对例行工作精益求精,从源头拧紧安全阀。而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则需要谨慎思考应急责任落实的问题,否则影响问责的精准性,不利于干部队伍建设。

  突发环境事件的行政管理责任应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立足于不应发生这个层次,其次是处置过程中行为不当的问题。对生态环境部门而言,如果突发事件不发生,或发生后的前期应急处置得当,污染物不排或少排入周围环境中,那就压力很小。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之所以失控,往往是前面几个环节失守,生态环境部门被迫迎难而上,其作用是辅助性和防御性的,只要应急处置过程中没有出现失误,应是免于责任追究的。

  突发环境事件万一发生,参与应急处置的人员都高度紧张,其工作态度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技术层面不一定能够迅速找到最佳路径,达到成本低而效果好的预期目标。对此不能求全责备。只要是经过了专家论证和集体研究,在当时情况下并无明显瑕疵,就适用容错机制,从而保护一线工作人员的首创精神,鼓励他们不断积累经验,并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点赞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分享 5
国家能源局:预计三年内全国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
(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新型储能规

0评论2025-09-228

英国政府科学办公室发布《净零技术展望》 针对本土钢铁行业列出3种主要解决方案
(来源:易碳家)  8月21日,英国政府科学办公室(Government Office for Science)在英国政府官网发布《净零技术展望》(下称

0评论2025-09-228

渤海湾“海底草原”生态修复再造“蓝碳”
中新社河北唐山9月15日电 题:渤海湾“海底草原”生态修复再造“蓝碳”  作者 赵丹媚 艾广德 肖光明  清晨,巡护船从河北省

0评论2025-09-228

国务院吹风会实录:碳减排工具已撬动1.38万亿贷款
(来源: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  9月11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举办。其中提到绿色金融、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内容,文

0评论2025-09-228

WWF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技能大赛,共促绿色金融创新与实践
新浪财经 2025年9月16日,广州——由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以下简称“WWF北京代表处”)等机构提供技术支持的“粤

0评论2025-09-226

当人工智能遇上生态治理,能带来哪些变革?
转自:中国环境网  在数字化、智能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给各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

0评论2025-09-228

12个工厂加入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灯塔网络
新浪财经2025年9月16日,瑞士,日内瓦——12家制造企业近日加入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灯塔网络(Global Lighthouse Network)。至此

0评论2025-09-226

海尔ESG成果入选“2025年ESG实践优秀案例”
【天极网IT新闻频道】随着ESG理念在中国市场从小众探索发展为主流刚需,ESG已成为企业重塑竞争力、开拓新增长极的核心抓手。作为

0评论2025-09-226

美国退了,欧盟松了,中国ESG的机遇来了
企业观察报2025年已过去四分之三,ESG事业在这一年的发展可谓频遭挑战。一方面,在政治风向逆转以及种种经济问题的影响下,美国

0评论2025-09-227

科技驱动+责任引领:解析维信金科ESG发展之路
身边24小时2025-09-18 16:11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下,环境(E)、社会(S)与公司治理(G)已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与长远发展

0评论2025-09-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