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章首页 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青岛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突破百分之六十

2025-07-01 10:21220

来源: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光

 由“陆”转“海”、逐“绿”向“新”,青岛在绿色能源产业建设上再迎新突破。

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1至5月,青岛全市新能源装机量迎来爆发式增长,新增装机173.6万千瓦,超去年全年增量,总装机达到794.6万千瓦,较2024年底增长28%,占全市发电装机比重突破60%。

当前,青岛正着力构建以海上风电为主体,光伏、氢能、储能、海洋能多能互补、耦合发展的新型能源体系,加速形成链条完备、技术领先的绿色能源转变产业集群。

新能源装机跑出“加速度”的背后是青岛海上新能源开发、装备产业发展的双双破局。这让青岛绿色能源产业向“千万千瓦级装机、千亿级产业”的目标更进一步。

海上新能源装机实现突破

青岛新能源发电装机量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多个新能源创新项目建成投运。

在城阳区,大规模“光伏+养殖”一体化示范项目——北岸城晖100MW渔光互补项目正式并网投运。项目融合“水下养殖、水上发电、生态旅游”创新模式,通过立体开发模式实现多重效益,年均发电量达1.88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4.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9万吨。全省首个钙钛矿太阳能光伏发电113kW示范项目也于日前建成投运。项目利用先进太阳能光伏材料,通过创新组件组合与多元化场景设计,在山东省内首次实现钙钛矿技术“光伏+车棚”“光伏+建筑”多场景融合,探索钙钛矿太阳能光伏产品商业化应用。

分布式光伏方面,作为国家整县光伏试点,黄岛、胶州、莱西累计并网突破190万千瓦,超额完成试点任务;青岛特钢、中节能、海尔、青岛港等一批企业建成厂房屋顶光伏115万千瓦。城投新能源集团通过能源合同管理模式向企业提供绿色电力管理服务,目前已建成运营及在建项目包括奇瑞、双星、城鑫等分布式光伏项目,总装机规模约50兆瓦。青岛炼化将单一功能的防洪集水区升级为新能源生产基地,加快建设总装机36兆瓦的水面光伏示范项目,可年产零碳绿电4400万kWh,年节约标准煤1.34万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3.6万吨。

海上新能源装机取得突破性进展。5月,总投资102亿元的中电建青岛即墨海上光伏一期60万千瓦项目首批4万千瓦实现并网。与此同时,二期55万千瓦已开展海域论证,金能沐官岛20万千瓦桩基式海上光伏项目全面开工,年底前将实现全容量并网。位于西海岸新区东部海域总投资390亿元的3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加快推进,已启动陆上配套工程前期手续办理,即墨区东部海域总投资超300亿元的海上风电项目正进行用海、用地手续论证,力争年底前开工。

数据显示,近年来,青岛新能源装机始终保持30%的高速增长。

绿色能源装备产业加速布局

与新能源项目建设提速同步推进的,是青岛绿色能源装备产业优化升级。青岛正在整合本地高压海缆、风电结构件、电控配件、特种船舶配套资源,加快引进集聚风电整机和主控系统、叶片、发电机等关键零配件企业,加速布局风电全产业链条。

在即墨女岛绿色能源装备产业园,规划布局中的风电装备制造、智能船舶制造、配套及预留发展区三个板块正陆续落地。其中,风电装备制造区主要落户东方电气等龙头项目。作为青岛唯一引进的风电整机项目,5月,东方电气注册成立东方风电青岛新能源公司,项目开工的前期手续正在加紧办理。除了已经落地投产的风电传动设备制造商青岛宝鉴、北方最大的海底电缆生产商青岛汉缆等产业链关键环节项目,女岛绿色能源装备产业园还于近期新签约中车、盘古等一批装备制造企业,加速打造全市唯一的深远海风电母港。

在集聚壮大以海上风电为引领的全产业链条的同时,青岛还在全市差异化布局发展多能互补、创新驱动的绿色能源产业生态。

在西海岸新区,青岛市氢能产业园集中投产青岛华旺产业技术研究院、低空飞行器用燃料电池、低速氢能源动力交通、质子交换膜、光伏发电-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等5个项目,签约安池科技等9个项目,总投资超40亿元,涵盖氢能“制、储、运、加、用”全流程。其中,低速氢能源动力交通项目利用自有核心技术结合智慧化运营平台。备受关注的法液空绿色甲醇项目也在加速推进中。

胶州、城阳、崂山等区市依托细分领域优势和龙头企业,发展风机配套、储能、钙钛矿、固态电池等上下游产业。其中,总投资40亿元的鹏辉能源储能电池项目在5月投产试运行,签约总投资10亿元的纤纳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项目正加速推进开工前手续办理工作。


点赞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分享 7
国家能源局:预计三年内全国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
(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新型储能规

0评论2025-09-228

英国政府科学办公室发布《净零技术展望》 针对本土钢铁行业列出3种主要解决方案
(来源:易碳家)  8月21日,英国政府科学办公室(Government Office for Science)在英国政府官网发布《净零技术展望》(下称

0评论2025-09-228

渤海湾“海底草原”生态修复再造“蓝碳”
中新社河北唐山9月15日电 题:渤海湾“海底草原”生态修复再造“蓝碳”  作者 赵丹媚 艾广德 肖光明  清晨,巡护船从河北省

0评论2025-09-228

国务院吹风会实录:碳减排工具已撬动1.38万亿贷款
(来源: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  9月11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举办。其中提到绿色金融、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内容,文

0评论2025-09-228

WWF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技能大赛,共促绿色金融创新与实践
新浪财经 2025年9月16日,广州——由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以下简称“WWF北京代表处”)等机构提供技术支持的“粤

0评论2025-09-226

当人工智能遇上生态治理,能带来哪些变革?
转自:中国环境网  在数字化、智能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给各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

0评论2025-09-228

12个工厂加入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灯塔网络
新浪财经2025年9月16日,瑞士,日内瓦——12家制造企业近日加入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灯塔网络(Global Lighthouse Network)。至此

0评论2025-09-229

海尔ESG成果入选“2025年ESG实践优秀案例”
【天极网IT新闻频道】随着ESG理念在中国市场从小众探索发展为主流刚需,ESG已成为企业重塑竞争力、开拓新增长极的核心抓手。作为

0评论2025-09-227

美国退了,欧盟松了,中国ESG的机遇来了
企业观察报2025年已过去四分之三,ESG事业在这一年的发展可谓频遭挑战。一方面,在政治风向逆转以及种种经济问题的影响下,美国

0评论2025-09-228

科技驱动+责任引领:解析维信金科ESG发展之路
身边24小时2025-09-18 16:11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下,环境(E)、社会(S)与公司治理(G)已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与长远发展

0评论2025-09-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