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章首页 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完善环境标准体系,推动“十五五”大气污染治理

2025-08-07 14:5950

  转自:中国环境网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在生态环境领域,大气污染治理任务依然艰巨,亟须采取系统性举措推动空气质量稳步提升。笔者认为,完善标准体系是重要手段之一,建议各地在研究制定“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时予以重点谋划。

  完善标准体系的重要意义

  回顾2015年以来的空气质量改善历程,环境标准体系的持续完善无疑是关键推手之一。近年来,我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工作面临不小的压力,亟须通过强有力的举措推动大气污染物深度减排,为美丽中国目标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实践证明,通过制(修)订标准推动减排,更具高效性和确定性。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物减排措施可以分为常态化减排和应急减排两类。在空气质量改善承压的背景下,各地为提升优良天数比率、防范重污染天气,大量采用协商减排、污染天气加强污染源排查等手段。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措施涉及的污染源规模通常较小,由此带来的减排量规模终究有限。加之多数地区用电监控、烟气在线监测等手段未完全覆盖所有污染源,对协商减排的落实情况难以有效监管,导致减排成效存在不确定性。相比之下,通过标准制(修)订明确排放要求,督促、帮助企业以工程减排形成稳定的减排量,可有效推动减排工作提质增效。梳理我国各省份现行的排放标准体系可以发现,包括在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中、东部地区,也有一些省份在锅炉、玻璃、水泥、陶瓷、砖瓦、溶剂使用等重点行业领域仍然执行的是较为宽松的标准,同时也缺少指导减排的技术规范、技术指南支撑。

  环境标准是贯彻依法治污的重要抓手,企业接受度更高。由于我国各省份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污染治理基础、空气质量改善需求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国家标准难以完全适配地方实际,存在“众口难调”的问题,对于全国范围污染源管控更多扮演着“底线约束”的角色。因此,我国法律明确赋予省级地方人民政府权力,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环境标准,这为因地制宜推进减排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制订地方标准,可更多从工程减排中挖掘永久的、稳定的减排量,减少应急减排对企业正常生产计划的干扰。同时,让更多企业依法、公开、公平、合理地分担减排责任,提升社会各界对减排工作的认同度和支持度。

  完善环境标准体系,有利于维护健康的市场秩序。健全的生态环境标准及配套监管体系,能够为企业设定统一的环保底线。这不仅可以避免部分企业通过不规范治理、环保投入不足而形成产品服务“成本优势”,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也能引导企业主动加大环保投入、提升绿色发展水平。让坚持规范治理、积极承担环保责任的企业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进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共进。

  标准制定务必科学合理

  标准体系的制订是一项极其严谨的工作,若要充分发挥其效能,务必确保标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一方面,要确保标准的科学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制定标准时,既要扎根地方实际,又要对标先进水平。立足地方实情,核心在于弄清楚两个问题:一是是否有成熟可行的达标技术,二是经济成本对于管控对象而言是否总体可承受。同时,修订过程中可借鉴其他地区的案例,重点关注不同规模、不同产污特征的管控对象在执行相关标准时的情况,吸取经验与教训。

  另一方面,要聚焦解决行业、领域关键问题。每一项标准的制订,都必须明确“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这些“关键问题”,既可以是末端排放水平相较于先进省份较为宽松,与本地经济发展、环境目标不匹配;也可以是无组织排放控制、监测监控环节存在短板漏洞亟待补齐等。考虑到修订周期等因素,标准的制修订既要充分考量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还要尽可能积极谋划本领域关键性问题的解决路径。否则,对于标准制订时遗留的突出问题,各地后期只能再出台政策“打补丁”,或者由基层属地自行解决,可能最终会使得标准的实施效果打了折扣。


点赞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分享 0
发挥绿色标准对低碳产业的规范引导作用
转自:光明日报  【观察与思考】  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完善支持绿色

0评论2025-08-075

建材业发展重在提升“含绿量”
新浪财经  建材行业正处于全面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时期,节能减排降碳任务繁重,全行业应进一步凝聚共识、主动作为、强化

0评论2025-08-076

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
  张国庆  绿色制造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兰州作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在传统工业领域积累了雄厚的基础,要

0评论2025-08-075

向绿向新 绿色交易市场潜力巨大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自2021年中国碳市场启动以来,已助力推动全球碳定

0评论2025-08-075

打造生态警务 护航绿色发展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腹地,一片广袤的光伏矩阵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旁,蓝底白字的“磴口县

0评论2025-08-074

“医疗绿碳指数”关注医疗过程环保程度
2025年08月06日 06:54中国科学报本报讯(记者张双虎)近日,中华医学会第25次行为医学分会学术会议在太原召开。会上“达医晓护”

0评论2025-08-074

从“算出来”走向“测出来”,碳监测开辟绿色进阶路!
 转自:中国环境报  近年来,我国温室气体监测领域呈现“两头开花”的态势。一方面,设备供应商积极进行产品和技术研发,设备

0评论2025-08-074

七部门印发指导意见 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新浪财经  本报北京8月5日电(记者吴秋余)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

0评论2025-08-074

全新理念!我国发布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实施方案
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安全的土壤、宁静的社区……这些不仅是宜居环境的要素,也是人民健康的基石。  8月5日,国家疾控局联

0评论2025-08-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