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章首页 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林业碳汇可堪重任,需要不断优化方法学和标准增强公信力

2025-08-28 11:17140

 (来源:易碳家)

  8月23日,第七届碳交易市场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节能协会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联合主办。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武曙红在会上系统阐述了林业碳汇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作用、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质量评估机制的创新进展。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武曙红

  武曙红指出,自《巴黎协定》签署以来,多个国家已制定符合自身国情的碳中和路径。林业活动因其既可作为碳汇吸收二氧化碳,也可能因干扰自然生态系统成为排放源的独特双重属性,受到广泛关注。她介绍,稳定健康的森林、湿地和草原生态系统可吸收约33%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但也可能因火灾、病虫害或土地退化等自然或人为因素释放碳。相关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变化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约占人为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14%。因此,武曙红强调,必须加强气候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与湿地公约的协同履约,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农业、林业及其他土地利用部门减排增汇措施对碳中和的贡献潜力。

  那么,农林领域的增汇减排措施具体能为碳中和提供多大潜力?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在2020至2050年间,农林及土地利用部门可为全球碳中和贡献20%–30%的减排量(减排成本100$/tCO2),相当于每年80亿至14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武曙红进一步介绍,尽管林业碳汇项目在自愿碳市场中注册数量并非最多,但其交易规模与价格始终处于领先地位。2021年林业碳汇交易量达2.4亿吨,2024年为3700万吨。她分析称,2021年至2024年间交易量出现下降,部分源于林业碳汇项目面临的多方面质疑,包括碳计量基线设置不合理、额外性不强、非持久性(碳逆转风险)监测期不够、对生物多样性的潜在负面影响、碳利益分配不公平以及碳泄漏问题。例如,一些国际项目因基线设定不严谨、额外性证明不足,甚至引发法律纠纷与企业声誉风险,如达美航空公司就因使用受质疑的碳信用而面临集体诉讼。

  为应对这些问题,国际碳信用机制正在不断优化方法学与标准。VERRA修订了森林管理与保护相关方法学,强化基线设定和动态调整机制;国际自愿碳市场诚信委员会(ICVCM)推出“核心碳原则”(CCP),从项目管理、排放影响和可持续发展三个维度设立十项标准,并对批准的机制、方法学及项目授予CCT标签。此外,碳信用质量倡议(CCQI)和热带森林诚信指南等国际倡议也陆续推出,致力于为买家提供项目质量分级和特定类型项目(如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采购指南,提升市场透明度。

  基于中国国情与发展需求,在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及相关企业的支持下,武曙红团队牵头制定了《林业碳汇项目质量评价指南》(T/CSF 0112-2025),该标准已于今年1月发布并实施。该指南从气候效益、可持续发展与项目成效等多个维度提出30项具体指标,旨在构建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区域实际的质量评级体系,推动林业碳汇项目实现“可衡量、可追溯、有实效、公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武曙红最后表示,希望通过该评价指南的科学应用,推动我国林业碳汇项目更好地助力气候变化减缓,引导开发与评级机构持续优化项目设计,增强中国林业碳汇的国际竞争力与公信力,为实现气候、生态与社区协同共赢作出扎实贡献。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陶野


点赞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分享 3
国家能源局:预计三年内全国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
(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新型储能规

0评论2025-09-222

英国政府科学办公室发布《净零技术展望》 针对本土钢铁行业列出3种主要解决方案
(来源:易碳家)  8月21日,英国政府科学办公室(Government Office for Science)在英国政府官网发布《净零技术展望》(下称

0评论2025-09-222

渤海湾“海底草原”生态修复再造“蓝碳”
中新社河北唐山9月15日电 题:渤海湾“海底草原”生态修复再造“蓝碳”  作者 赵丹媚 艾广德 肖光明  清晨,巡护船从河北省

0评论2025-09-222

国务院吹风会实录:碳减排工具已撬动1.38万亿贷款
(来源: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  9月11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举办。其中提到绿色金融、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内容,文

0评论2025-09-222

WWF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技能大赛,共促绿色金融创新与实践
新浪财经 2025年9月16日,广州——由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以下简称“WWF北京代表处”)等机构提供技术支持的“粤

0评论2025-09-222

当人工智能遇上生态治理,能带来哪些变革?
转自:中国环境网  在数字化、智能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给各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

0评论2025-09-226

12个工厂加入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灯塔网络
新浪财经2025年9月16日,瑞士,日内瓦——12家制造企业近日加入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灯塔网络(Global Lighthouse Network)。至此

0评论2025-09-222

海尔ESG成果入选“2025年ESG实践优秀案例”
【天极网IT新闻频道】随着ESG理念在中国市场从小众探索发展为主流刚需,ESG已成为企业重塑竞争力、开拓新增长极的核心抓手。作为

0评论2025-09-223

美国退了,欧盟松了,中国ESG的机遇来了
企业观察报2025年已过去四分之三,ESG事业在这一年的发展可谓频遭挑战。一方面,在政治风向逆转以及种种经济问题的影响下,美国

0评论2025-09-225

科技驱动+责任引领:解析维信金科ESG发展之路
身边24小时2025-09-18 16:11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下,环境(E)、社会(S)与公司治理(G)已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与长远发展

0评论2025-0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