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4年正式提出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以来,ESG已走过整整20年,成为全面评估企业价值的“世界语言”。
6月3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发布“中国ESG(企业社会责任)《2024年度ESG行动报告》”,列出国内ESG实践“模范生”名单,发挥标杆带头作用,共促中国ESG工作迈上新台阶,推动中国ESG生态体系进一步完善。
在中国ESG监管提速、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涌现。不过,出于成本投入、实践表现等因素影响,目前国内ESG披露以上市公司、大型企业为主,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参与度还不高。部分企业对于ESG的认识还处于初步阶段,ESG实践发展比较滞后,因此应发挥央国企和大型民营企业等“领跑者”的榜样作用,加速形成中国式ESG路径。
作为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和“排头兵”,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成为深度践行ESG理念的“中流砥柱”和关键抓手。2022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推动央企建立ESG的评级体系;2024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央企要切实加强ESG工作,并对央企履行社会责任目标进行“升级”。
得益于国务院国资委和地方国资委的大力推动,国有企业在ESG实践中取得了亮眼的成绩:2024年“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企业中,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占据近七成席位,ESG指数平均得分由2023年的76.1分提升至77.4分,实现入榜企业数量和平均得分的“双提升”。南钢股份、龙源电力、海通证券等14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首次入榜。
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的活力源泉,快速成长为ESG生态体系建设的“四梁八柱”。在《2024年度ESG行动报告》中,腾讯控股跃升至第5名,在民营企业中位居首位;迈瑞医疗、京东物流、比亚迪、小米集团等榜上有名。民营企业踊跃参与“万企兴万村”等行动,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就业岗位,帮助解决重点人群就业,自觉践行ESG理念。
在追求经济目标的同时,民营企业注重创造多重社会价值,主动响应国家重大战略,把ESG作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以腾讯为例,最新发布的2023年度可持续社会价值报告显示,腾讯累计申请超过80项无障碍相关专利,助力8500万残障人士和2.6亿老年人融入数字世界;村级服务平台这个乡村治理工具已覆盖6万多村庄,服务超过1000万村民……越来越多民营企业以“长期主义”的坚持,贯彻ESG理念,持续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实践。
先行示范,辐射带动。随着ESG成为企业的“必答题”,ESG治理完善、实践有力、成效显著的“中国ESG榜样”企业、“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企业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企业加强ESG建设;ESG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多向榜样企业、先锋企业学习,推动ESG工作迈向新台阶,共同修好ESG这门“功课”。
以负责任的榜样,引领可持续的未来。随着中国ESG监管政策逐步完善,总台中国ESG发布暨榜样盛典这一品牌系列活动,凭借强大的引领性、示范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必将激励更多中国企业主动拥抱ESG理念,更加全面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ESG工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