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章首页 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全球ESG|美国ESG信息披露政策

2025-01-07 15:411070中信证券研究

来源:中信证券研究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热情重新高涨,需要遵守美国资本市场的ESG信披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最终规则》作为美国首个针对全体上市公司的ESG信披规定,历经两年征求意见最终出台但被暂缓执行,但是加州气候披露新规顺利实施,体现出不同地区和党派对待ESG截然相反的态度,与此同时,反ESG思潮也为ESG投资提供了优化思路。我们建议企业首先满足合规性披露要求,建议投资机构借助气候信息优化估值模型。

赴美上市中国企业需遵守美国ESG信披规定。

2022年中美签署了《审计合作监管协议》,2024年新“国九条”明确表示拓宽企业境外上市融资渠道,叠加美联储降息周期,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热情重新高涨,截至2024年10月16日,已有44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这些企业需要遵守美国ESG信披规定,因此有必要系统研究美国资本市场ESG信披要求。

SEC气候信披新规历经两年征求意见最终出台但被暂缓执行。

2022年SEC对气候信披规则进行征求意见,2024年通过《最终规则》,但是被商业团体和右翼势力上诉至法院,被迫暂缓实施。《最终规则》是美国首个针对全体上市公司的ESG相关信披要求,遵守国际通用的TCFD结构,要求企业披露恶劣天气事件的财务影响,要求大型企业披露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并进行鉴证,原计划从2026年开始分步实施。特朗普当选背景下,《最终规则》恐大幅降低要求并推迟实施期限,且不排除被完全废止的可能性。

加州出台地方性强制ESG信披规定,纳斯达克和纽交所出台非强制指引。

2023年加州通过了SB 253和SB 261两个法案,要求在加州地区开展业务的大型公司从2026年起披露其碳排放数据和气候相关财务风险。纳斯达克交易所和纽交所均曾出台非强制性的ESG报告指引,内容不仅限于气候议题。

我们建议企业首先满足合规性披露要求,建议投资机构借助气候信息优化估值模型。

企业应当首先满足合规性要求,在此基础上量化测算气候风险和机遇对业务的影响。投资机构同样应当首先关注企业是否能够满足合规性要求,然后通过企业披露的气候信息优化估值模型。

美国多个领域出现反ESG浪潮,为ESG投资提供警示。

在投资领域,反ESG支持者认为ESG投资无法带来收益;在能源领域,部分油气资源禀赋突出的地区反对发展新能源产业;在社会领域,身份政治与ESG思潮融合,遭到传统人士反对;在企业方面,由于ESG的争议性,部分企业开始持观望态度。我们认为,反ESG浪潮提示ESG应当去概念化、注重实效性、注意可行性、去身份政治,ESG最终需要融入到各项政策之中。

风险因素:

美国ESG相关政策可能转向;中美冲突进一步激化,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可能受到影响;第三方数据不准确。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1月6日发布的《全球ESG研究—美国ESG信息披露政策》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点赞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分享 7
国家能源局:预计三年内全国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
(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新型储能规

0评论2025-09-227

英国政府科学办公室发布《净零技术展望》 针对本土钢铁行业列出3种主要解决方案
(来源:易碳家)  8月21日,英国政府科学办公室(Government Office for Science)在英国政府官网发布《净零技术展望》(下称

0评论2025-09-227

渤海湾“海底草原”生态修复再造“蓝碳”
中新社河北唐山9月15日电 题:渤海湾“海底草原”生态修复再造“蓝碳”  作者 赵丹媚 艾广德 肖光明  清晨,巡护船从河北省

0评论2025-09-227

国务院吹风会实录:碳减排工具已撬动1.38万亿贷款
(来源: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  9月11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举办。其中提到绿色金融、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内容,文

0评论2025-09-226

WWF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技能大赛,共促绿色金融创新与实践
新浪财经 2025年9月16日,广州——由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以下简称“WWF北京代表处”)等机构提供技术支持的“粤

0评论2025-09-226

当人工智能遇上生态治理,能带来哪些变革?
转自:中国环境网  在数字化、智能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给各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

0评论2025-09-228

12个工厂加入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灯塔网络
新浪财经2025年9月16日,瑞士,日内瓦——12家制造企业近日加入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灯塔网络(Global Lighthouse Network)。至此

0评论2025-09-226

海尔ESG成果入选“2025年ESG实践优秀案例”
【天极网IT新闻频道】随着ESG理念在中国市场从小众探索发展为主流刚需,ESG已成为企业重塑竞争力、开拓新增长极的核心抓手。作为

0评论2025-09-226

美国退了,欧盟松了,中国ESG的机遇来了
企业观察报2025年已过去四分之三,ESG事业在这一年的发展可谓频遭挑战。一方面,在政治风向逆转以及种种经济问题的影响下,美国

0评论2025-09-227

科技驱动+责任引领:解析维信金科ESG发展之路
身边24小时2025-09-18 16:11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下,环境(E)、社会(S)与公司治理(G)已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与长远发展

0评论2025-09-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