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章首页 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ESG解读|华能国际新能源方向计划投资650亿,水资源管理等议题落后于行业

2025-01-10 10:472520搜狐财经

编者按:ESG年报解读为搜狐财经及价值公司100联合发起的针对各公司ESG报告披露情况的解读专栏。

参考上交所《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港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守则》等文件,搜狐财经迭代完善各行业ESG测评体系标准,并以最新标准为依托,以2023年公司ESG报告为主要数据来源,对公司2023年环境资源、社会责任及公司管治进行了评价。

本文为“华能国际”篇。

出品 | 搜狐财经

研究员 | 张子豪

连续成立5家新能源子公司,华能国际抢占先机

据企查查显示,近期,华能国际旗下多家新能源公司成立。其中,华能(南京江宁)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12月09日,经营范围包含业务范围涵盖发电、输电、供电、配电等,还包括建设工程监理、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以及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华能(台前)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12月31日,经营范围涵盖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相关的技术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热力生产和供应等。

资料来源:天眼查

此外,华能(筠连)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华能公主岭新兴能源有限公司和华能(福贡)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也均于2024年9月、10月和11月成立。以上公司除华能(南京江宁)由华能国际持股60%外,均由华能国际100%持股。

华能国际在短期内开设的这5家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公司,所涉业务种类包括太阳能、风能发电及碳减排技术研发等。

华能国际此举顺应了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数据,预计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将增加一倍以上。而我国对清洁能源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特别是2024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1亿吨标煤以上,203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5亿吨标煤以上”。

此外,华能国际曾发布《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明确表示继续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力度,2024年公司计划资本支出802亿元,其中新能源项目649亿元。这点也表现在上述新能源公司的成立上。

而在绿色计划方面,华能国际曾在ESG报告中披露:2023年,该公司积极推动大士电厂、登布苏电厂和裕廊岛海水淡化厂厂内光伏项目建设;登布苏电厂完成国际绿证注册认证,已获得2022年下半年绿证73810张,并完成了首张绿证的销售。

公司提出“绿地开发、清洁为主、效益为先、稳健为要”的发展原则,推进境内外新能源项目开发,持续推进跨国电力进口、国际绿证等新业务发展。

此外,华能国际在报告中也提到,国家逐步扩大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比例,到2030年新能源电厂全部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华能国际开设多家新能源子公司,有机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ESG评级落后与行业,华能国际旗下工厂排污遭罚款

华能国际在新能源方面的发展或有助于其ESG评级的提升。

目前,MSCI ESG给予华能国际的评级较低,仅为B级,并认为华能在462家公共事业企业中排名较为落后。从ESG议题的角度看,华能国际在企业行为、碳排放、水资源压力和有毒排放物与废弃物这四项议题的表现均落后于行业表现。其中,由于污水排放存在问题,华能国际曾被处罚。

资料来源:MSCI ESG官网

2024年,华能国际控股公司华能榆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因7月29日-30日、8月1日-4日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COD(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在线监测日均排放浓度显示超标,被晋中市生态环境局依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一项,参照山西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一百一十五PW-3)超过许可排放浓度、许可排放量排放污染物的罚款幅度裁定的规定,罚款42万元。

对此情况,华能榆社发电在2024年11月的听证会上进行了申辩,认为超标排放的原因为河道污水混入,自身不存在超浓度排放污染物的违法事实,无主观故意超标排放,因此申辩不予处罚。

经复核,晋中市生态环境局认为华能榆社发电的申辩理由不成立,因此不予采纳。

对于工业企业,COD(化学需氧量)是衡量其废水排放是否达标的重要指标。如果被排入自然环境的污水COD含量过高,可能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溶解氧降低等问题。

该公司对水资源管理的措施如下:其所属电厂主要耗水产生在机组发电补水、闭式循环水补水及湿法脱硫等工艺环节。其中,发电补水多采用地表水、城市中水和少量地下水等,循环水多采用河水或海水。因此,公司在申辩中认为是河道污水混入导致超标排放,可能就发生在循环水补水环节。

资料来源:华能国际2023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3年,公司水排放总重量为153.67亿吨,开放式冷却循环水排放总重量为153.42亿吨,在生产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包括工业废水和脱硫废水)排放总重量为0.25亿吨。这些污水有的允许处理达标后排放,如循环水产生的废水;有的则需要进行处理后复用,不得外排,如脱硫废水、含煤废水等;部分电厂不允许任何废水外排,需要实现零排放。

点赞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分享 14
渤海湾“海底草原”生态修复再造“蓝碳”
中新社河北唐山9月15日电 题:渤海湾“海底草原”生态修复再造“蓝碳”  作者 赵丹媚 艾广德 肖光明  清晨,巡护船从河北省

0评论2025-09-221

国务院吹风会实录:碳减排工具已撬动1.38万亿贷款
(来源: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  9月11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举办。其中提到绿色金融、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内容,文

0评论2025-09-221

WWF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技能大赛,共促绿色金融创新与实践
新浪财经 2025年9月16日,广州——由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以下简称“WWF北京代表处”)等机构提供技术支持的“粤

0评论2025-09-221

当人工智能遇上生态治理,能带来哪些变革?
转自:中国环境网  在数字化、智能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给各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

0评论2025-09-221

12个工厂加入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灯塔网络
新浪财经2025年9月16日,瑞士,日内瓦——12家制造企业近日加入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灯塔网络(Global Lighthouse Network)。至此

0评论2025-09-221

海尔ESG成果入选“2025年ESG实践优秀案例”
【天极网IT新闻频道】随着ESG理念在中国市场从小众探索发展为主流刚需,ESG已成为企业重塑竞争力、开拓新增长极的核心抓手。作为

0评论2025-09-222

美国退了,欧盟松了,中国ESG的机遇来了
企业观察报2025年已过去四分之三,ESG事业在这一年的发展可谓频遭挑战。一方面,在政治风向逆转以及种种经济问题的影响下,美国

0评论2025-09-223

科技驱动+责任引领:解析维信金科ESG发展之路
身边24小时2025-09-18 16:11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下,环境(E)、社会(S)与公司治理(G)已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与长远发展

0评论2025-09-221

ESG新指南“三箭齐发”之后
来源:经济观察报记者 王雅洁中国资本市场的ESG(即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生态正在悄然改变,上市公司、投资者、评级机构与监管

0评论2025-09-221

增量资金持续涌入 多只ESG主题基金回报率可圈可点
中国财富网2025-09-22 09:06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9日,在全市场107只ESG主题基金(万得纯ESG主题基金类别)中,今年以来,约87

0评论2025-0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