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章首页 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涨与落之间:ESG浪潮的挑战与发展

2025-01-16 16:40620市场资讯

实习记者 马宇涵

  伴随国际地缘政治变革和新一轮能源供应危机的到来,各国对ESG的分歧逐渐显现,ESG的未来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

  ESG是将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治理(Governance)因素纳入企业投资决策与经营理念和实践,旨在通过企业的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衡量企业发展或项目投资的可持续性。强调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做出量化、比较和持续改进。

  ESG概念于2004年由联合国首次提出,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六十年代欧美国家的社会责任投资理念(SRI)。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ESG形成了包含ESG信息披露、ESG评价和ESG投资三方面的完整体系。

欧美ESG市场增速放缓

  受国际油气价格下跌、炼油利润率降低以及业绩下滑等因素影响,目前欧美国家出现ESG退潮现象。据彭博《2024年全球ESG展望》报告分析,2024年ESG市场仍在持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40万亿美元,但速度明显放缓。

  特别是俄乌冲突以来,能源安全问题让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化石能源的重要性及油气企业的转型节奏是否太快。因此,2023年,ESG基金首次出现资金流出,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2024年。以欧美地区为代表的ESG投资出现大面积缩减。仅在过去一年,美国投资者从可持续基金中就撤出数十亿美元。尽管欧洲可持续基金在2024年仍保持净资金流入,但力度大不如前。2024年3月,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CEO劳伦斯·芬克(Laurence D.Fink)发布致投资者的年度信函,内容焦点从ESG投资转向养老,更是被视为ESG投资转向的标志性事件。

  一方面,ESG市场在政治不确定性中失去动力。比尔·盖茨在伦敦突破性能源峰会上指出,当前发达国家对绿色能源政策的态度有所反弹。特别是特朗普上台及其政策导向将成为影响气候治理方向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ESG增长的不确定性还来源于市场对利润增长和资本回报的关注。五大国际石油公司在ESG投资、评级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的投入均有所减少。2024年1月,埃克森美孚率先对美国和荷兰的ESG投资者发起诉讼,原因是投资者要求其设定更为积极的减排目标,阻碍了其常规业务的发展。

  而欧盟严格的监管环境和烦琐的ESG法规给众多石油公司带来负担。出于对市场估值和业务成本的考虑,壳牌和道达尔能源等欧洲石油巨头开始考虑转移至纽约进行主要上市,以吸引更多美国投资者。为此,欧洲议会和欧洲委员会不得不同意推迟实行对某些行业和非欧盟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要求。

  但作为全球最大的ESG市场,欧洲各国政府和企业仍在试图重回可持续发展的轨道。2024年,欧盟陆续通过并实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CSDDD)等法规,以鼓励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采取更加可持续、负责任的行动方案。

中国力量领跑ESG实践

  ESG的本质是追求可持续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不谋而合。ESG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指导理念和重要路径。加强ESG标准体系建设,也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的衡量标准和数据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ESG理念开始与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我国有关部门在各自领域制定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政策、监管规则或披露要求,部分地区和企业纷纷开展披露实践。

  过去一年,我国在ESG政策建设方面实现突破。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日益增加的国内市场需求,我国政府出台了更具针对性的ESG法规条例。12月17日,财政部会同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制定了《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以下简称《基本准则》),并依据我国企业发展的现实情况,采取区分重点、试点先行、循序渐进、分步推进的实施策略。《基本准则》的发布,正式拉开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建设的序幕,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4年ESG信息披露准则体系的持续完善,为企业开展新一轮ESG相关实践提供了更多指导和参考,预计2025年披露ESG相关报告的上市公司数量会大大增加,上市公司 ESG信息披露的探索实践将进一步深入。

  不同于欧美的议题驱动模式,中国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牵头进行顶层设计;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中国证监会等中央机构,高质量建设符合中国国情且具有中国特色的ESG标准体系,出台ESG相关的行动指南指引、制度性文件等,引导企业开展ESG工作;而企业则是根据上述原则,结合自身的业务领域要求,实施差异化的ESG行动,并通过信息披露力求让ESG行动绩效获得社会认可。

ESG实践的困局与破局

  近年来ESG的热度与争议并存:它到底是企业发展的“紧箍咒”还是“金箍棒”?

  其中,最具争议的是化石能源行业在ESG中的定位。

  长期以来,传统ESG倡导者将石油和天然气排除于ESG投资之外。然而,部分观点认为,这种对石油和天然气的完全否认是极端且不科学的。

  作为全球最大的ESG市场,欧洲的监管机构正在调整对待化石燃料的绝对立场,并对现有法规进行广泛审查,使法规能更宽松地适用于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现状和发展需求。高盛相关研究表明,目前ESG基金对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态度正在缓和,越来越多的ESG投资组合将石油、天然气和矿业股纳入其中。

  不可否认的是,ESG是人类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美好社会的“绿色船票”。基于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在资源环境等领域所面临的严峻挑战,ESG发展及投资是大势所趋,提升企业治理管理能力迫在眉睫。

  随着ESG对化石能源行业的态度放缓,长期来看,ESG相关投资依然乐观。全球资产管理公司景顺(Invesco)的相关报告称,预计到2030年,围绕减缓、适应和转型的投资将显著增长。其中,2024年至2030年,转型投资预计平均每年达4.84万亿美元,是2023年1.77万亿美元的3倍。

  ESG已经成为一场全面深刻的企业管理变革。ESG是与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核心要素,通过ESG披露、报告,可以反向激励企业提升综合能力。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与ESG披露相关的数据收集、验证、分析、利用和报告等系统,通过完善可持续信息披露的内部控制和信息质量,确保企业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要想实现ESG理念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深入实践,还需注意以下问题:首先,ESG信息披露和评级体系的标准化问题;其次,企业披露需要提供实质性议题,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此外,ESG理念的推广和实践必须充分考虑在地文化、法律和社会环境,各国各企业在制定ESG战略和行动计划时需要充分结合本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

点赞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分享 12
国家能源局:预计三年内全国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
(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新型储能规

0评论2025-09-228

英国政府科学办公室发布《净零技术展望》 针对本土钢铁行业列出3种主要解决方案
(来源:易碳家)  8月21日,英国政府科学办公室(Government Office for Science)在英国政府官网发布《净零技术展望》(下称

0评论2025-09-228

渤海湾“海底草原”生态修复再造“蓝碳”
中新社河北唐山9月15日电 题:渤海湾“海底草原”生态修复再造“蓝碳”  作者 赵丹媚 艾广德 肖光明  清晨,巡护船从河北省

0评论2025-09-228

国务院吹风会实录:碳减排工具已撬动1.38万亿贷款
(来源: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  9月11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举办。其中提到绿色金融、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内容,文

0评论2025-09-2211

WWF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技能大赛,共促绿色金融创新与实践
新浪财经 2025年9月16日,广州——由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以下简称“WWF北京代表处”)等机构提供技术支持的“粤

0评论2025-09-226

当人工智能遇上生态治理,能带来哪些变革?
转自:中国环境网  在数字化、智能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给各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

0评论2025-09-2210

12个工厂加入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灯塔网络
新浪财经2025年9月16日,瑞士,日内瓦——12家制造企业近日加入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灯塔网络(Global Lighthouse Network)。至此

0评论2025-09-2213

海尔ESG成果入选“2025年ESG实践优秀案例”
【天极网IT新闻频道】随着ESG理念在中国市场从小众探索发展为主流刚需,ESG已成为企业重塑竞争力、开拓新增长极的核心抓手。作为

0评论2025-09-228

美国退了,欧盟松了,中国ESG的机遇来了
企业观察报2025年已过去四分之三,ESG事业在这一年的发展可谓频遭挑战。一方面,在政治风向逆转以及种种经济问题的影响下,美国

0评论2025-09-229

科技驱动+责任引领:解析维信金科ESG发展之路
身边24小时2025-09-18 16:11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下,环境(E)、社会(S)与公司治理(G)已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与长远发展

0评论2025-09-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