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章首页 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武汉市民低碳出行“变现”更容易

2024-11-04 11:44220

武汉市民主动参与低碳出行的热情被点燃了。刚过去的一个月,武汉市民注册低碳出行账户量从3万暴涨至70余万,登记的碳减排量从15吨增至2000余吨。

打开手机,登录支付宝APP,在地铁、公交乘车码下,弹出“乘车得绿色能量”字样,醒目的碳普惠标识,会实时显示居民绿色出行的碳积分,用户可直接兑换0.5元、1元、2元三种乘车现金券,也可领取每周最高10元的出行优惠券。

记者打开滴滴出行APP,进入“绿色出行”板块,用户“已有滴碳”积分,可兑换各种金额的滴滴打车券和拼车券。

骑单车,乘坐公交、地铁、网约车或驾驶新能源车,都能获得碳积分。2023年6月2日,“武碳江湖”小程序正式上线。这是全国首个面向市民的低碳生活平台,“汇滴水成海洋”,也是武汉依托“中碳登”落户机遇推广碳普惠的重要行动。

可一年多过去了,效果却并非十分理想。截至2024年9月底,小程序注册人数仅3万多人。“因为这是个新平台,大家熟悉有较长的过程,同时在操作中,要到固定地点用积分兑换产品,也比较麻烦。”武碳江湖的开发方深入调研后开始改进。

“以实用为导向,让市民低碳出行享受优惠更直接更便捷。”9月22日,在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的指导下,“武碳江湖”与多个大型互联网平台打通。其中,滴滴出行、支付宝、e充电等作为首批试点,可直接收集用户的碳减排量。用户在这些平台中直接开通个人碳账户后,其低碳行为产生的减排量由第三方平台归集,“武碳江湖”统一核算。作为回馈,滴滴出行、支付宝、e充电等将向用户提供与减排量等值的优惠权益,实时到账,市民低碳出行的兑现触手可及。

近日,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对外发布了第二批碳普惠方法,增加了外卖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闲置二手手机交易等低碳消费行为的减排量计算方式,场景更加丰富。

“鼓励低碳出行,核心还是在可持续上。”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树介绍,会有越来越多第三方加入进来。政府、企业、用户将共同构成一个越来越实用的低碳降碳生态体系。


点赞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分享 2
六大行业涉新污染物项目将面临“一票否决”;成都、深圳等城市的气候行动正在提速
每日经济新闻2025-04-18 18:03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资料图)ESG政策生态环境部:六大行业涉新污染物项目将面临“

0评论2025-04-246

利多星智投构建ESG导向的人才发展体系
来源:大众网 在ESG理念深度影响企业治理的背景下,利多星智投近日发布《2024人才发展白皮书》,披露其构建公平成长型组织的实践经

0评论2025-04-247

太美医疗科技圆满完成FDA ESG NextGen Gateway迁移配置
来源:界面新闻 根据 FDA 通知,2025 年 4 月 14 日起,FDA ESG NextGen(新一代电子递交网关)将正式启用,旧版 ESG 同步停用,

0评论2025-04-242

国电电力发布首份AI⁺ESG报告
来源:国电电力微信公众号时间:2025-04-23 10:56  ESG是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治理)的缩写

0评论2025-04-245

聚焦世界地球日,荣耀碳中和目标提前五年,ESG实践驱动可持续发展
2025-04-22 17:43:32和讯  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浪潮下,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已不再仅仅是企

0评论2025-04-242

微盟集团发布2024年ESG报告:科技赋能可持续发展,践行绿色低碳履行社会责任
2025年4月23日,微盟集团(2013.HK)正式发布《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全面展现其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实践成果与

0评论2025-04-245

蜜雪冰城发布ESG报告 “三二一产业融合”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乐居财经4 月 23 日,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02097.HK )发布 2024 年 ESG 报告。该报告全面梳理了蜜雪冰城 2024 年的可持续发展

0评论2025-04-243

凌雄科技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为社会净减碳83740余吨
36氪获悉,小熊U租母公司凌雄科技发布《2024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报告显示,凌雄科技创新推出并不断丰富设备全生命周

0评论2025-04-243

联合国青年论坛边会《AI与数字创新:赋能青年引领的ESG行动》在纽约成功举办
2025年4月17日(美国东部时间),作为2025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青年论坛官方授权边会之一,由联合国大学驻澳门研究所、中华环保

0评论2025-04-243

聚焦世界地球日,多个企业公布ESG最新成绩单
封面新闻2025-04-23 14:47封面新闻记者 张越熙 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浪潮下,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

0评论2025-0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