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章首页 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极端天气如何破解?专家:转变消费观念低碳生活或有助于改善此问题

2024-11-29 10:41900公众号"中国ESG研究"

近日,多家“大厂”陆续发布2023年度ESG报告,社交媒体上围绕“ESG投资”、“ESG证书”等关键词的讨论层出不穷。新兴概念成为流行,是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体现,“ESG”到底是什么?它和企业、环保、社会发展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对于大众来说,这些问题仍需要解答。

在2024世界地球日,搜狐新闻·指尖行动携手悦尔公益共同发起【地球的朋友】特别策划,以直播、海报、深度报道等形式,邀请社会各界和地球“交朋友”,为共建一个绿色向善的地球家园做出力所能及的改变。在本次策划中,我们对话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中国ESG研究院院长柳学信,针对上述问题,一起听听他的分享。
Q1: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双碳+”逐渐成为热门趋势,引发各界积极参与。我们日常所说的碳排放,主要来源都包括哪些?
A:“双碳”指碳达峰和碳中和,都属于碳排放的术语,在日常生活中碳排放无处不在,而我们关注的则是人类活动产生的碳排放。科学研究已经证明,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目前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不断增多,记录显示,1950年工业革命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280ppm,目前这个数字已经达到420ppm左右,其增长速度是十分惊人的。同时在气温监测中也发现当前气温比工业革命以来的平均气温上升了1.1度,这其中的原因就是人类社会活动导致的。追溯来源,首先就是能源,长期以来,尤其是工业革命后,建立了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生产和消费模式,这些化石能源燃烧后会排出大量的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其次是工业生产,水泥、钢铁都是重碳行业,会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最后是交通领域和农业生产中的二氧化碳的排放,以上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碳排放来源。
Q2:碳排放是否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其中哪些方面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A:碳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温度逐渐升高,进而造成气候的变化,科研人员有讨论过,若温度超过某个临界点,就会破坏生态系统,且不可恢复。普通人能感受到的变化,一个是高温,比如夏季的温度突破历史极值,另一个就是极端天气,比如暴雨、山洪等。除日常外,温度的升高也会导致海洋酸化、冰川融化,威胁到海里和极地生物的生存,这也是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
Q3:从个人或行业角度看,您认为什么样的生活属于“低碳生活”?
A:我们倡导的低碳生活,是在不影响幸福的前提下,适度节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干扰和损害,降低碳排放,这才是一种可持续的低碳生活,能够促进人与地球和谐共处的一种方式,如果一味讲低碳,不考虑生活本身,也是不可取的,我们要倡导的是个人尽可能在节能减碳方面做贡献。
Q4:在社会层面,公众在生活中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助力减排?
A: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转变消费观念,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不应当为满足自身无穷的欲望去使用它,比如外卖和网购时的食品、产品包装,理性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助于低碳的,会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二是个人认知和行为方式上的转变,比如交通出行方面,能乘坐公共交通就不开车,在能满足基础需求前提下,尽量不去选择那些高碳的生活、生产方式,并在个人能力范围内尽量支持低碳的方式和技术,目前我们的社会整体正在经历绿色、可持续的转型,这个过程需要每一个成员出力,来共同努力促进向好的转变。
Q5:企业侧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助力“减塑”?
A:企业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你设计一个产品,或者提供一项服务的过程中,可否尽可能不使用塑料,或者减少使用频次、数量,一些产品实际上完全没有必要用塑料或其他不可降解的原材料,而且减少使用其实也可以降低成本,这对企业来说也是好事,是会有动力去做的。以外卖商家为例,在餐品包装、运输环节中,就可选择减少使用塑料,或换用可降解的材质,既有助于低碳环保,又对消费者健康有益处,是回报高于付出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接触塑料后的食品有可能含有微塑料颗粒,进入人体后不利于健康,从这个方面看,消费者侧其实也可以对企业侧起到反向推动作用,促进企业侧选择更加环保的包装材质。
Q6:当下流行的“ESG”是什么?
A:ESG是环境、社会和治理三个词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简称,是联合国在2004年提出的倡议,希望用企业和商业的力量来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促进企业可持续投资、绿色投资的最佳做法。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要考虑ESG因素,兼顾财务回报和非财务回报,提高社会效益对企业的影响。此外,这也是对企业的一种评价,企业做了好事,比如环保、承担社会责任、高效治理等等,到底做的好不好,需要一个评价体系来判断,ESG则提供了这样一套评价体系。
Q7:ESG对企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和价值?
A:ESG会成为企业未来的一种发展范式,社会评价企业也会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财务方面,能够赚钱;二是社会责任方面,对社会有所贡献,两方面综合考量来看,也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Q8:在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企业应如何履行社会责任?
A:我认为企业做社会责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际上是一个必答题,应该将其融入企业基因和愿景中,重新思考存在的目的是赚钱,还是和社会协同发展,当前多家大型公司都在着力履行社会责任,经济、社会效益二者兼顾,从长远看,是值得学习借鉴的。


文章来源:公众号"中国ESG研究"


点赞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分享 4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ESG信披显现四大趋势,企业应尽早布局
每经记者 徐肖逍每经编辑 王可然 2024年,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在我国越来越受关注,相关政策频频出台。4月12日,上海证

0评论2024-12-0910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ESG研究院院长柳学信:ESG与信息技术融合更易发挥“1+1>2”效应
每经记者 黄博文每经编辑 陈俊杰 2024年,国内针对ESG(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领域的政策举措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践行

0评论2024-12-09109

ESG披露如何防“作弊”?南都专访中国ESG研究院院长
“对于多数上市公司而言,可持续发展报告并不是强制披露的,但不代表可以随意披露。”4月底,中国证监会上市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0评论2024-11-2879

ESG评级商业化困境:免费评级后,盈利模式在哪里?
ESG评级是ESG生态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与债券信用评级类似,ESG评级结果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者决策。在查询当前市面上主要的ESG

0评论2024-10-18105

中国ESG研究院院长柳学信:ESG标准化在中国进入加速期
香港国际ESG研究院:您如何看待中国在ESG标准化方面的进展?柳院长:今年,ESG标准化在中国进入了一个加速期。可以看到,4月12号

0评论2024-08-20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