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章首页 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西方气候和ESG投资寒潮持续

2025-03-03 15:06380金融界

■本报记者 王林

自今年初美国政府换届以来,其气候政策再“开倒车”。在此背景下,大型金融机构和资产管理公司开始与气候、ESG、可持续等议题“割席”,导致西方气候和ESG投资市场延续低迷。根据晨星最新数据,2024年气候主题共同基金总撤资规模达300亿美元,这是2019年以来首次出现撤资超过投入的情况,凸显出投资者因利率、美国绿色能源和气候政策前景不明而出现退缩。

■ 美去年可持续基金表现不佳

晨星指出,2024年美国可持续开放式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遭遇了10多年来第二次资金外流,达到196亿美元,2023年赎回额为133亿美元。相比之下,传统基金则因降息预期和人工智能相关股票上涨而获得约7400亿美元资金流入。

具体数据显示,2022年底至2024年底,美国ESG基金资金外流规模显著增加,2023年首次出现资金外流,全年总计撤资130亿美元。这表明,投资者对ESG基金的信心明显下降。

总体来看,2024年美国可持续基金表现不佳,落后于传统基金,高利率持续对某些领域造成压力,如清洁能源股票和其他成长型股票。在美国可持续基金领域最大类别美国大盘混合型股票基金中,2024年可持续基金中位数回报率为20.7%,低于传统基金的21.5%和晨星美国市场指数的24.1%。

2024年美国两只最大可持续基金年度净资金外流最严重。其中,美国最大可持续基金Parnassus Core Equity遭遇37亿美元净赎回,截至2024年底资产为291亿美元。iShares ESG Aware MSCI USA ETF延续前几年大量资金外流情况,2024年继续遭遇赎回,全年损失29亿美元,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为133亿美元。

与此同时,可持续基金产品开发也日趋枯竭。2024年,关闭或放弃ESG授权的基金数量首次超过新基金推出数量,导致美国可持续基金数量收缩。2024年,只有10只可持续基金上市,而共有71只可持续基金被合并或清算,24只基金放弃了以ESG为重点的授权。截至2024年底,美国共有587只可持续开放式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较2023年下降9%。

■ 气候和ESG投资不确定性加大

晨星可持续投资研究主管Hortense Bioy表示,新一届美国政府为美国乃至全球绿色、气候、ESG投资带来极大不确定性。

2024年3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通过了一项关于气候信息披露最终规则(以下简称“最终规则”),这是美国首个针对全体上市公司的ESG信披规定。然而,在历经两年征求意见并最终出台后,眼下最终规则却被暂缓执行。

随着特朗普重返白宫,最终规则可能面临被完全废止的结果。当前,美国对ESG投资的政治审查达到新高度,部分州采取法律行动,限制将ESG标准纳入投资决策。

美国政局变化不仅给气候和ESG议题带来影响,也让西方资产管理公司开始对相关投资采取谨慎态度。一方面,纷纷与气候、ESG、可持续投资“割席”,公开场合减少为气候行动“站台”;另一方面,接连退出绿色投资核心组织。

2024年底至今,高盛、富国、花旗、美银、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6大金融巨头接连退出由联合国支持的净零银行联盟,旨在避免因ESG和气候投资引起法律诉讼风险。

今年1月,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宣布退出全球最大气候投资联盟“净零排放资产管理人倡议”。与此同时,美联储退出人民银行参与发起设立的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

■ 金融机构资管公司变相“服软”

贝莱德表示,净零排放资产管理人倡议成员资格导致外界对其业务产生困扰,屡屡遭到各种公职人员法律问询,退出不会改变为客户开发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方式,也不会改变管理投资组合的方式,旗下主动型投资组合部门将“继续评估与气候相关的重大风险”。贝莱德目前管理着11.5万亿美元资产,是ESG投资领军者之一。

几家欧洲顶级资产管理公司也透露,已经收到来自美国共和党州法律挑战信,信中威胁要对他们关注ESG问题以及任何可能排除化石燃料投资的行为采取法律行动。这迫使他们不得不在明面上做出“表态”。

实际上,大部分美欧资管公司仍将气候问题视为优先事项,强调会努力维持美国气候议题反弹与机构客户对风险控制需求以及欧洲更严格法规之间的平衡。

英国资产管理公司Sarasin & Partners治理主管Natasha Landell-Mills表示:“美国气候变化日益政治化带来的‘寒蝉效应’,开始在欧洲及其他地区蔓延。”

丹麦大型养老基金PKA首席执行官乔恩·约翰逊表示,欧洲养老基金正在加倍努力应对气候问题,这意味着那些“服软”的资产管理公司将面临失去客户的风险。“作为资产所有者,我们现在必须带头推动金融行业的气候行动。相信从商业角度来看,资产管理公司会希望保持这种增长。事实上,他们都在小心翼翼地摸索如何正确行事。”

尽管气候和ESG投资可能在美国遭遇“逆风”,但全球范围内,这仍然是大势所趋。因此,投资银行和金融机构在国际市场业务仍需遵循相关标准,否则可能导致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面临更高的合规成本和复杂性。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2024年底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未来两年,78%的资产管理公司和80%的资产所有者预计将增加可持续资产管理规模和配置。


点赞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分享 4
发挥绿色标准对低碳产业的规范引导作用
转自:光明日报  【观察与思考】  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完善支持绿色

0评论2025-08-075

建材业发展重在提升“含绿量”
新浪财经  建材行业正处于全面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时期,节能减排降碳任务繁重,全行业应进一步凝聚共识、主动作为、强化

0评论2025-08-075

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
  张国庆  绿色制造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兰州作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在传统工业领域积累了雄厚的基础,要

0评论2025-08-075

完善环境标准体系,推动“十五五”大气污染治理
  转自:中国环境网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在生态环境领域,大气污染治理任务依

0评论2025-08-075

向绿向新 绿色交易市场潜力巨大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自2021年中国碳市场启动以来,已助力推动全球碳定

0评论2025-08-075

打造生态警务 护航绿色发展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腹地,一片广袤的光伏矩阵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旁,蓝底白字的“磴口县

0评论2025-08-074

“医疗绿碳指数”关注医疗过程环保程度
2025年08月06日 06:54中国科学报本报讯(记者张双虎)近日,中华医学会第25次行为医学分会学术会议在太原召开。会上“达医晓护”

0评论2025-08-073

从“算出来”走向“测出来”,碳监测开辟绿色进阶路!
 转自:中国环境报  近年来,我国温室气体监测领域呈现“两头开花”的态势。一方面,设备供应商积极进行产品和技术研发,设备

0评论2025-08-073

七部门印发指导意见 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新浪财经  本报北京8月5日电(记者吴秋余)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

0评论2025-08-073

全新理念!我国发布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实施方案
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安全的土壤、宁静的社区……这些不仅是宜居环境的要素,也是人民健康的基石。  8月5日,国家疾控局联

0评论2025-08-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