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章首页 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ESG新规首考,“三桶油”亮出成绩单

2025-05-09 15:3890

新浪财经2025-05-08 21:32北京

“三桶油”有共性有个性,ESG正逐步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性的重要标尺。

今年是各大交易所可持续发展(以下简称ESG,即环境、社会和治理)相关新规全面落地后,企业披露ESG报告的第一年。在ESG新规首考之年,“三桶油”交出了2024年的成绩单:有的成绩亮眼,有的碳排上升。三家油气公司在风光氢储、CCUS、生物航煤等领域创新举措频出,各有特色。

减碳还需努力

2024年4月1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北京证券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以制度化框架引导企业强化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同年12月17日,由财政部等九部委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进一步夯实了可持续披露的制度基础;今年1月又接连出台两份编制指南,即《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4号——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和《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13号——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紧接着,今年3月,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通过系统性重构实现信息披露规则的迭代升级。这几项政策形成有机协同体系,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进行全面调整和完善,构建起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立体化治理体系。

“考卷”和“评分标准”既出,就看各大上市公司如何答题了。

目前“三桶油”旗下核心上市平台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均已完成2024年ESG报告披露。2024年,中国石油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最高,中国海油排放总量最低。与上年相比,中国海油是“三桶油”当中唯一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上升的企业。细看成绩单,中国石油的减碳成效最为显著,不管是直接排放、间接排放还是单位碳排强度都有所下降。中国石化碳排放量总量呈下降趋势,但间接排放有所上升,而且单位碳排强度相对于公司应收有所上升。中国海油温室气体排放量上升,但单位油气产量碳排放强度却下降了。

因此,如何进一步减碳,是“三桶油”下一步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三家企业都严格参照上交所指南文件中提出的TCFD框架编制报告,即“治理、战略、风险管理,指标与目标”的披露格式。

其中,中国石油更是亮出了《ESG工作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并将“节能减排指标”与高管薪酬直接挂钩,占了业绩指标权重的10%,还披露了对新能源业务的总投资额度。

根据监管文件,今年信息披露的最大变化之一在于“双重重要性”的考量维度被明确为“影响重要性”与“财务重要性”,三家企业均进行了相应调整。

新能源竞争激烈

2024年,“三桶油”在清洁能源替代和新能源业务上持续发力。三家企业既展现了共性,又各具特色。

中国石油新能源业务投资规模达240.5亿元,同比增长21.7%。重点布局光伏、风电、地热、氢能等清洁能源项目,电能消费占比提升0.8%,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了2.5%。

2024年中国石油风光发电量达47.2亿千瓦时,地热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供暖面积突破5000万平方米,冀东曹妃甸项目创国内中深层最大单体地热供暖新纪录。同时,氢能产能增至8100吨/年,建成了26座加氢站,首个"氢代油"钻井项目落地实施。充换电站数量增加至3803座,同比增长312%。

中国石化也在大力推进清洁能源项目。

报告期内,中国石化启动了“万站沐光”计划,截至2024年底已建成5000余座光伏站点,目标是在2027年达10000座。通过生物质掺烧替代燃煤,中国石化整体供电煤耗降至287.15克/千瓦时,减少煤炭消耗288万吨,外购绿电达到43亿千瓦时。

中国石化在氢能领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建成11个供氢中心,车用高纯氢产量2068吨。截至目前,中国石化已经打通6条氢能走廊,建成142座加氢站,占全国加注量的40%。

充换电业务同样发展迅速。中国石化新建成超4000座充换电站(累计超10000座),充电终端近10万个,平台用户突破1100万人。4月2日,中国石化与宁德时代在北京签署产业与资本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合作建设10000座换电站,今年将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

中国海油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2024年,公司岸电项目购电17.7亿千瓦时,其中绿电占比达41%。“海油观澜号”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自2023年5月投运至2024年底累计发电3660万千瓦时,开创了“风电+气电+智慧电网”的海上供电新模式。

加码新技术

除了清洁能源替代外,“三桶油”持续加码CCUS技术布局。

中国石油在CCUS规模化应用方面保持了一定的领先地位。2024年,中国石油在大庆、吉林、长庆等油田开展试验,覆盖多种油藏类型,全年注入二氧化碳达189.9万吨。

其中,吉林油田创新研发的CCUS-EOR技术体系成效显著,建成亚洲最大全产业链示范工程,截至2024年底,其累计二氧化碳封存量突破350万吨,稳居全国首位。

中国石化同样大力推进CCUS技术研发与工业应用,2024年回收二氧化碳210万吨(同比增加20.07%),驱油注入96.6万吨(同比增加14.05%)。

目前,中国石化已建成国内最大CO2工业试验环道,支撑多个国家级示范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入选2024年度“绿色技术创新典型案例”。

中国海油则结合海上油田特点,推进CCUS技术创新应用。2024年11月,中国海上首个海油自研膜CCS示范项目惠州32-5油田CCS工程投注。

此外,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生物航煤。

2024年4月,中国石油在阿格斯欧洲生物燃料公开市场平台完成首单生物航煤交易,这是全球范围内的首单生物航煤实货窗口交易。6月,中国石油向荷兰皇家航空公司销售的一船生物航煤顺利交付,完成全球首单以人民币进行境外结算的生物航煤交易。

中国石化则积极推进生物航煤在国内航班试点的加注应用。2024年9月,国家发发展改革委和中国民航局在北京启动可持续航空燃料应用试点,国航、东航、南航的12个航班正式加注可持续航空燃料,中国石化旗下镇海炼化承担了其中大部分生物航煤燃料供应。

中国石化还披露了其特有的新能源汽车业务。目前,中国石化已成立汽车轻量化非金属材料联合中心,推动耐划伤、低散发、长寿命车用高分子材料创新应用。

深度参与碳市场

在本次发布的ESG报告中,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均披露了公司在碳交易市场的深度参与。

中国石油是参与全国碳市场的首批10家交易企业之一。2024年,中国石油通过市场购买CEA和CCER共166.8万吨,所属11家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单位履约率100%。中国石化共有3家所属企业参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首日交易,合计交易量3.1万吨。报告期内,中国石化碳配额买入量为422万吨,履约率100%。

随着今年全国碳市场扩容,石化行业离碳交易的距离越来越近。“三桶油”在碳市场中能否一展身手,大家拭目以待。

在当前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传统石油石化企业面临来自低碳转型、环保等各方面的压力,建设和完善ESG体系正在成为绿色转型的有力抓手。




点赞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分享 0
九毛九集团发布2024 ESG报告 秉持“诚爱勇优俭” 践行可持续发展
新闻晨报2025-05-09 10:24近日,九毛九集团(股票代码:HK09922)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全面披露其在“诚爱勇优俭”的企业核心价

0评论2025-05-0911

ESG:从上市公司到中小微企
齐鲁壹点2025-05-08 11:31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佳琪上个月,国内各大企业相继发布了2024年年报的同时,也发布了自己的ESG报

0评论2025-05-0911

多点数智发布首份ESG报告 规范治理、AI、减碳、可持续成为关键词
金融界2025-04-23 18:244月23日,多点数智(02586.hk)首次对外发布《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简称ESG报告)。该报告依据

0评论2025-05-0813

从看病到养老,ESG 和普通人越走越近了?
全景山东2025-05-06 16:05  鲁网5月6日讯中国资本市场迎来ESG信息披露新时刻。  Wind数据显示,2024年A股ESG信披率达41.86%

0评论2025-05-086

零碳示范再升级 苏州工业园区ESG领域研究成果“三连发”
2025-05-06 16:18:49 来源: 苏州生态环境局4月27日苏州工业园区绿色驱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新建元零碳馆举行作为2025苏州全球招

0评论2025-05-089

九方智投控股2024ESG成绩单:高质量书写数字金融大文章
新闻晨报2025-04-30 17:474月25日,九方智投控股发布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也是其上市后连续

0评论2025-05-0814

嘀嗒出行2024年ESG报告披露碳减排、知识产权等十多个议题新进展
央广网2025-05-07 16:29央广网北京5月7日消息 近日,嘀嗒出行发布上市之后的首份ESG报告——《嘀嗒出行2024年环境、社会、管治报

0评论2025-05-089

中央财经大学刘轶芳:ESG专业人才缺口巨大,需要开发针对性培训教程
 4月27日,以“新绿色 新未来”为主题的绿色驱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苏州工业园区新建元零碳馆举行。会上,首部企业ESG评价师教

0评论2025-05-0833

从跨世纪难题到科学大计划
来源:新浪财经  近日,全国首宗“沉积碳—惰性碳”海洋渔业碳汇交易在福州连江签订,标志着海洋负排放技术的应用迈上了新台阶

0评论2025-05-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