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章首页 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环境专家张修玉:因地制宜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四难”

2025-08-14 10:5020

  应鼓励金融机构推出以土地经营权、林地经营权、林下经济预期收益权、生态补偿收益权、农副产品仓单等绿色信贷产品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如何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再度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研究所所长张修玉8月12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当前,应抓紧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破解“度量难”,完善生态产品权益交易体系破解“交易难”,培育生态产品开发经营体系破解“变现难”,健全生态产品价值支撑体系破解“抵押难”。

  张修玉曾主编或翻译出版专著20余部,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导论》《粤港澳美丽湾区生态文明建设》等。他同时是广东省政协委员(兼任环境资源界别发言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广东省委委员(兼人口与资源环境工作委员会主任),获生态文明领域国际最高奖“柯布共同福祉奖·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贡献奖”、生态环境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等。

  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应制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摸清土地、森林、矿产、湿地、水资源等重要自然资源的数量分布、质量等级、功能特点、权益归属、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情况,建立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应用机制。推动建立生态环境领域财政转移支付额度、生态保护补偿额度与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挂钩机制。

  “完善生态产品权益交易体系,关键是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动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张修玉说,生态保护补偿是“青山绿水”保护者与“金山银山”受益者之间的利益调配机制。应综合考虑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等发展要素,建立重点发展区向生态发展区和禁止开发区的财政转移制度。按照“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通过赋予一定期限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等产权安排,激励社会投资主体从事生态保护修复。

鼓励金融机构推出绿色信贷产品。图为江西省资溪农商银行生态支行。摄影/章轲

鼓励金融机构推出绿色信贷产品。图为江西省资溪农商银行生态支行。摄影/章轲

  张修玉认为,破解“变现难”应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促进生态产品高附加值供给,推进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他说,各地应打通生态产品销售渠道,构建生态产品品牌营销推广模式,制定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营销方案。以品牌赋能生态产品溢价,加快推动形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单体品牌为核心的生态产品品牌格局。同时,建立和规范生态产品认证评价标准,制定生态产品质量认证管理办法,培育第三方生态产品质量认证机构。

  近年来,一些地方通过探索建立“两山银行”,打通了“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转化渠道。张修玉认为,应鼓励金融机构推出以土地经营权、林地经营权、林下经济预期收益权、生态补偿收益权、农副产品仓单等绿色信贷产品。

  同时,通过设立风险补偿资金、生态担保基金、生态保险等方式,健全生态产品风险分担机制。探索“生态资产权益抵押+项目贷”“公益林补偿收益质押贷”等多元化融资模式。探索以EOD模式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生态建设领域,探索设立绿色产业发展基金、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股权投资基金,鼓励建立公益性生态保护基金。

  张修玉等多位专家近期完成了关于粤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与模式的研究。专家们认为,应依托粤北山地及小气候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生态绿色农产品、林下经济、药材种植、畜禽生态养殖、养生休闲旅游,开发具有粤北山区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形成“精、优、特、绿”岭南优势产业廊带。

  生态旅游是粤北地区需要重点打造和品质提升的重要生态产品。专家们表示,应以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万绿湖风景名胜区等主要景区为重点,统筹谋划粤北生态旅游资源,加强森林旅游重点品牌建设,着力打造粤北生态旅游圈。实施“生态+文旅”战略,推进红色旅游、文化遗产旅游、主题公园等已有融合发展业态提质升级。


点赞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分享 2
7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6.7%
2025-08-14 08:27:24人民日报   作者: 记者欧阳洁据海关统计:7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比6

0评论2025-08-142

普惠还要可持续 惠民保将迎来分层精准定价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聂国春)近年来持续火爆的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俗称“惠民保”)业务迎来了监管新规。金融监管总局日

0评论2025-08-142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建平:瞄准一个目标,坚持下去
 来源:新浪财经 2002年12月,我收到恩师丑纪范院士寄来的贺卡,贺卡随附了一封长达6页的书信。信中详述国内大气学科的发展状况

0评论2025-08-143

钢铁大省闯绿关!资金缺口1400亿,这局怎么破?
■ 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8月5日,山西太原。在由山西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共同主办的“资源型地区焕新研

0评论2025-08-142

英国研究显示人类与自然的联结度220年来下降超60%
(来源:中国环境网)  转自:中国环境网  近日,关于地球科学的国际期刊《地球》(Earth)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自1800年

0评论2025-08-141

对话CDP气候变化总监:气候行动正从公关宣传转向核心商业战略
 文 | 新浪财经李欣然、刘浩(实习)  在气候行动空前紧迫的当下,让更多企业意识到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与机遇显得尤为重要。

0评论2025-08-141

可持续发展表现卓越 获“黄金时代ESG大奖(企业)”嘉许
格隆汇香港中华煤气肩负社会责任,积极实践可持续发展,近日在“智龄世代杰出大奖2025颁奖典礼”上获颁“黄金时代ESG大奖(企业)

0评论2025-08-141

赵锡军:ESG信息披露倒逼企业从“说”到“做”
人大重阳2025-08-13 19:31 近日,财政部官网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从九大方

0评论2025-08-141

以生物科技为基,嘉必优构建行业特色ESG生态
新闻晨报2025-08-12 10:40在近日由财联社与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联合推出的最佳ESG科创板上市公司榜单中,嘉必优成功

0评论2025-08-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