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章首页 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资本市场发力丰富产品制度体系

2025-02-11 10:22460证券日报


2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在绿色金融方面,《实施意见》围绕丰富资本市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产品制度体系,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包括健全绿色债券、可持续信息披露等标准体系,支持绿色产业股债融资,研发更多绿色期货期权品种等。

荣正集团合伙人茆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实施意见》提出“丰富资本市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产品制度体系”,进一步明确了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要求通过制度创新和产品扩容,引导更多资金流向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领域。这一部署不仅是对“双碳”目标的直接响应,也释放了金融体系需系统性服务实体经济绿色升级的信号,体现了从政策框架到市场实践的全面深化。

资本市场助力绿色金融

取得积极成效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绿色金融制度愈发完善。绿色金融不仅通过绿色债券、绿色贷款等金融产品为减排和生态保护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还通过环境、社会与治理(ESG)标准引导企业改善其可持续发展绩效。

资本市场在绿色金融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去年11月份,证监会指导证券交易所发布实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信息披露制度规则,系统规范了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要求。截至2024年底,有2200余家上市公司披露ESG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同比增长超两成,进一步彰显了优质公司投资价值。

绿色公司债券发展势头强劲。证监会数据显示,自绿色公司债券试点以来,发行持续保持高位,目前已累计发行约8700亿元,制度规则和技术标准持续健全,碳中和债券、低碳转型债券、蓝色债券等创新品种不断涌现。

绿色主题基金快速发展。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绿色主题基金已达350只,规模3100余亿元,涉及ESG、低碳、新能源、气候变化等主题,涵盖股票、债券等大类资产。低硫燃料油、工业硅、碳酸锂等绿色低碳类期货品种相继上市,受到实体企业欢迎。

绿色未来信息科技创始人张仕元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实施意见》在绿色金融方面的部署重点聚焦“标准”和“产品”两个维度,进一步明确了近期资本市场完善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具体行动。《实施意见》中提出关于标准体系建立的行动,向资本市场释放了进一步强化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中国ESG标准的信号。

完善资本市场

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完善资本市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不仅能为绿色金融活动提供统一规范和指引,助力精准识别绿色项目、引导资金高效流向绿色领域,推动经济绿色转型,还能降低信息不对称、防控绿色金融风险。

在完善资本市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方面,《实施意见》提出,持续优化绿色债券标准,统一募集资金用途、信息披露和监管要求,研究完善评估认证标准。鼓励评级机构将环境信息指标纳入债券发行评级方法。落实交易所可持续信息披露规则,持续强化上市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的信息披露要求。

茆娟表示,当前绿色金融产品制度体系仍需在标准统一性、市场透明度和监管协同性上进一步完善,比如,需同步完善配套制度,如强制披露ESG信息、强化第三方认证机制等。

此外,《实施意见》还强调,研究加强可持续评级、鉴证体系建设,健全监管机制。主动参与制定国际可持续准则,推动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进一步提升准则包容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制定绿色股票标准,统一业务规则。推动完善绿色金融统计体系。

以“研究制定绿色股票标准,统一业务规则”为例,张仕元表示,这体现出监管部门已开始关注上市公司获得“绿色”标签的质量,并将逐步针对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中的“漂绿”,以及不规范的绿色“贴标”行为进行规范,进而引导上市公司开展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让广大投资者能够清楚地辨别哪些上市公司是“真绿”。

丰富资本市场

绿色金融产品

绿色金融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流向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等绿色产业,有效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常见的资本市场绿色金融产品有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

在丰富资本市场绿色金融产品方面,《实施意见》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产业企业发行上市、融资并购及发行绿色债券、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等。进一步提升绿色债券申报受理及审核注册便利度。

“丰富资本市场绿色金融产品,一方面有助于拓宽绿色技术和相关企业的融资渠道,通过资本市场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产业进行配置,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投资者分享在绿色产业赛道中优质上市公司和项目的发展红利,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资本增值的双赢。”张仕元表示。

《实施意见》还强调,推出更多绿色主题公募基金。鼓励绿色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发展。稳妥有序推进碳期货市场建设和碳排放权期货研发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中国银河证券ESG首席分析师马宗明表示,可以优化碳定价机制与金融工具创新。通过合理的碳税和碳交易市场内化环境成本,激励企业采用绿色技术;同时,引入绿色保险和风险分担基金等金融工具,降低绿色项目的投资风险,提高市场吸引力。

展望未来,多位受访者表示,随着绿色金融产品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将在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保障。

点赞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分享 9
中油资本ESG获权威机构认可
 中国石油网消息(通讯员 卢子怡)近日,中油资本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领域捷报频传,可持续发展综合实力获得权威机构

0评论2025-07-3110

强制披露落地首年,“科创板ESG优等生”名单出炉
财联社2025-07-25 23:08《科创板日报》7月25日讯(记者 杨小小)在2025中国科创领袖大会暨科创板开市六周年之际,由财联社与上海

0评论2025-07-3118

浙商ESG大会在杭召开
 浙江在线7月31日讯(记者 朱承 张恒)7月30日,以“赢跑世界沸腾未来”为主题的2025浙商ESG大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国际组织、专

0评论2025-07-3115

祝慧萍:要重视单个项目ESG建设的精耕细作丨第四届ESG生态共建主题活动
2025年7月24日,由南方周末主办的第四届ESG生态共建主题活动于广州举办,以“ESG生态全景扫描”为年度主题,携手ESG生态伙伴,持

0评论2025-07-3110

波司登集团获ESG新标杆企业奖
海报新闻记者 赵恩 报道近日,证券之星第三届ESG新标杆企业评选结果揭晓。波司登集团凭借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领域的扎实耕

0评论2025-07-3112

对示范区开展复核评估,完善“红黄牌”退出机制
  正在开展第五次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红线,“三北工程”,以及“十四五”山水工程生态环境成效

0评论2025-07-3012

计划到今年底前完成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立行立改
(来源:中化新网)  7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介绍,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

0评论2025-07-3012

低碳大米提振东南亚农业竞争力
转自:经济日报  今年7月,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的夏季稻田迎来丰收,在越南农业与环境部主导的试点中,101个低碳水稻模式覆盖4518

0评论2025-07-3013

聚焦重难点!生态环境法典污染防治编研讨会举办
  7月26日,生态环境法典污染防治编若干重点难点问题理论研讨会在京举办。此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主办,中华环境保护

0评论2025-07-3011

对话柏基投资全球CEO:在华三十载,看好中国速度、创新活力与经济韧性
新浪财经李欣然、曲正圆(实习)  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浪潮中,中国已成为影响全球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0评论2025-07-3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