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章首页 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ESG一周|证监会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产业企业发行上市;两部门发文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

2025-02-17 10:04340每日经济新闻

ESG政策

  证监会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产业企业发行上市

  证监会2月7日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其中要求丰富资本市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产品制度体系。一是完善资本市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包括持续优化绿色债券标准,统一募集资金用途、信息披露和监管要求,研究完善评估认证标准;鼓励评级机构将环境信息指标纳入债券发行评级方法;落实交易所可持续信息披露规则,持续强化上市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的信息披露要求等。二是丰富资本市场绿色金融产品,包括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产业企业发行上市、融资并购及发行绿色债券、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等。

  点评:证监会支持绿色产业企业发行上市,是资本市场践行ESG理念、助力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举措。完善标准体系,强化信息披露,能引导资金流向绿色领域,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两部门发文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

  国家发展改革委2月9日发布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通知提出,按照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的总体思路,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同步建立支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价格结算机制,区分存量和增量项目分类施策,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点评:两部门发文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意义深远。这一举措推动价格市场化,优化资源配置,让新能源公平承担调节成本,促进其与电网、调节电源协同,契合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

  生态环境部12日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6年,全国危险废物环境重点监管单位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全覆盖;到2027年,全国危险废物相关单位基本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全覆盖,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利用处置保障能力和环境风险防控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30年,危险废物全过程信息化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国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控制在10%以内,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点评:危险废物危害环境与公众健康,加强治理,通过信息化监管与降低填埋占比,提升利用处置能力,防控风险,利于生态安全;在社会层面,保障居民健康,推动社会公平;对企业而言,也促使其遵循公司治理中的环保合规要求。

  ESG发布

  最新一期中国清洁能源建设景气指数(CEPI)发布环比上升6.59点

  日前,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清洁能源建设景气指数(CEPI)。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清洁能源建设景气指数(CEPI)为116.46,同比上升2.02点,环比上升6.59点,CEPI处于较景气区间。2024年第四季度清洁能源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6635万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87.25%,同比增长26.1%。2024年第四季度清洁能源发电量为139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约占全国发电量的48.9%,相当于减少11.74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点评: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清洁能源建设发展势头强劲,在能源结构调整中作用愈发关键,持续推动能源绿色转型。

  ESG观点

  厦门大学教授林伯强:新能源电力全面入市,配套得跟上

  近日,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讲席教授、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环球时报》发文表示,新能源电力全面进入市场不能一蹴而就,还需要其他配套政策作为支撑。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发挥新能源电力的绿色价值,通过绿色价值的差异化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可发展和完善绿电、绿证和碳交易市场,为新能源电力开发新的收入来源,充分发掘新能源电力的绿色价值。另一方面,要加强新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弥补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短板。目前,进一步提升风电光伏增长速度的瓶颈在于消纳能力,所以如何提升消纳能力应当成为能源结构改革远期调整的重要课题。

  点评:林伯强教授观点切中新能源电力市场化要害。新能源电力全面入市意义重大,但因其不稳定特质,配套政策不可或缺。挖掘绿色价值,发展绿电等市场,可增强其竞争力;加强新型能源基建,提升消纳能力,方能补齐短板,助力新能源电力稳健入市。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郑琴琴:不能只将ESG看作成本、负担

  日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郑琴琴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表示,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不能只将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看作成本、负担,或是为企业提升形象的“装饰”。我们更应该运用中国智慧,基于中国情境,让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更好地趋同,从而实现ESG的赋能创造。ESG体系的发展应当立足本土特色。中国企业可以在“双碳”、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上,充分体现竞争力,探索新赛道,实现价值创造。

  点评:郑琴琴教授观点极具前瞻性。ESG绝非企业的成本负担与表面装饰,而是价值创造的新路径。立足本土,将ESG融入“双碳”等战略,挖掘经济与社会价值趋同点,既契合国家发展方向,又能助力企业开辟新赛道,提升国际竞争力。

  ESG研究

  2024年气温影响评估:全球或已进入平均气温上升1.5℃数十年时期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最新发表两篇评估2024年气温对《巴黎协定》目标影响的论文显示,2024年升温超过1.5℃,或提示全球已经进入一个平均气温上升1.5℃的数十年时期,需要采取严格的气候缓解措施以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2015年,《巴黎协定》设定目标,要求将人因全球变暖控制在比工业化前基线水平高1.5℃的范围内。《巴黎协定》的气温目标被理解为是指20~30年期的平均气温,以便消除短期自然变化(如厄尔尼诺)对气候系统的影响。

  点评:《自然-气候变化》的论文揭示全球或进入升温1.5℃数十年时期,形势严峻。《巴黎协定》目标实现迫在眉睫,严格落实气候缓解措施,各国需强化节能减排、加速能源转型,以遏制全球变暖趋势,守护地球家园。

  ESG投资

  山东累计“卖碳”1.33亿吨

  2月1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首场“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山东纳入全国碳市场的电力企业数量与履约量均居全国首位,履约任务最重,目前已圆满完成三个履约周期的履约任务。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累计共有323家重点排放单位参与交易,全国碳排放配额累计买入量1.01亿吨,成交额58.32亿元;累计卖出量1.33亿吨,成交额84.72亿元,交易量和交易额均居全国首位。

  点评:山东在全国碳市场表现亮眼。作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大省,相关成果彰显其在碳减排与能源结构优化的显著成效,为全国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参考经验。

点赞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分享 4
多家皖企入选“中国ESG上市公司长三角先锋100(2025)”
据安徽国资微信公众号消息,9月22日,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责任云研究院主办,江苏省国资委、上海市国资委、浙江省国资

0评论2025-09-257

三步走提升企业ESG实践和报告质量
来源:经济网2025-09-24 14:549月19日,以“理念与实践并行 发展同质量共生”为主题的2025华夏ESG管理体系大会在北京召开。提高

0评论2025-09-255

海尔欧洲ESG:提前实现可再生能源使用60%目标
9月23日,海尔智家首届全球ESG峰会在青岛举行。会上,海尔欧洲、美国、澳新等区域负责人系统阐述了在环境环保、社会责任和公司治

0评论2025-09-256

威立雅中国首次发布ESG报告
(来源:中化新网)中化新网讯 9月22日,全球领先的环境服务公司威立雅正式在中国发布《威立雅中国2024年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

0评论2025-09-258

中国酒业ESG评级平台2.0实现酒类全品类覆盖|ESG热搜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卢陶然 实习生房钲杰 北京报道酒类全品类覆盖!中国酒业ESG评级平台2.0重磅更新9月18日,2025 年中国酒业协会

0评论2025-09-2511

国际石油巨头削减清洁能源投资
(来源:中化新网)  近段时间以来,美国已成为全球反对“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运动的核心。2021年以来各州提出的反ESG法案

0评论2025-09-258

全球首次!我国月度用电量连续两个月破万亿
2025-09-24 08:32:04央视今天国家能源局对外发布8月全社会用电量数据,达到10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7、8月份连续两个月全

0评论2025-09-2417

始祖鸟烟花秀“炫技”翻车,安踏的环保承诺面临信任考验
新浪财经近日,户外品牌始祖鸟与知名艺术家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脉日喀则地区合作的“艺术烟花大秀”引发广泛争议。这场原本旨在通

0评论2025-09-2414

亚洲SAF行业面临三重挑战:政策缺失,原料成本上涨和基础设施不足
新浪财经  亚洲航空业正加大力度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产能规模化,但在9月10日新加坡举办的2025年亚太石油会议(APPEC)

0评论2025-09-2416

WWF呼吁将绿色贸易纳入全球气候治理框架,推动中国从“规则接受者”向“规则制定者”转变
近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提出的将绿色贸易纳入全球气候治理框架的政策建议,已被北京市政协正式采纳并进入相关政策研究和讨

0评论2025-09-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