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章首页 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兼顾本国特色与国际规范,为全球ESG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2025-02-17 10:261090环球网

来源:环球网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取得了显著进展,政策框架逐步完善,披露率不断提高,披露质量也在逐步提升。2024年11月6日,沪深北交易所发布了《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征求意见稿)》,标志着ESG披露将从自愿向规范化过渡,头部企业披露率将显著提升。

  对此,远东资信绿色金融事业部负责人申丽娜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欧盟(强制披露CSRD)、美国(SEC气候披露提案)等资本市场,我国仍处于“自愿向半强制过渡”的相对初级阶段,尽管现阶段我国ESG信息披露,在标准体系化、审核机制等方面仍存在部分短板,但更需要注意到,部分企业结合“双碳”、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在环境和社会维度形成特色披露内容,进行本地化指标探索,而这更构成了“中国特色ESG体系”的特色体现。

  为全球ESG治理提供创新性的“中国方案”

  在2024年末举办的ESG中国·创新年会上,《国资报告》推出特别策划《构建中国特色ESG体系》。申丽娜认为,中国特色ESG体系既是全球标准本土化的实践,也是中国发展模式的理论输出。

  作为专业评级机构,远东资信认为“中国特色ESG体系”是中国在全球ESG框架下结合国情与战略需求的重要创新,其核心在于以政策为锚点、以国家战略为框架,构建兼具国际兼容性与本土适应性的评级生态,为全球ESG治理提供创新性的“中国方案”。

  具体来看,申丽娜提出“中国特色ESG体系”中的“中国特色”应体现在三方面:

  首先是政策引导与国家战略深度融合,中国特色ESG体系以政府主导为特征,将国家战略目标融入ESG指标设计;

  其次是采用“国际共性指标+本土特色指标”的双轨模式,在遵循国际基本原则和发展趋势的同时,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特点,制定适合国情的ESG标准。这既有助于提升中国ESG体系的国际认可度,又能确保其在国内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第三是价值导向与传播体系的中国化,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富裕”为目标,超越西方以财务风险规避为主的ESG逻辑,强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通过ESG故事讲述中国企业的乡村振兴、绿色转型案例,构建“意义共创”的传播体系,提升国际话语权。

  搭建企业价值与市场信心的桥梁

  构建中国特色ESG体系同样对国内资本市场发展影响深远,2025年1月上旬,上海证券交易所在举办2025年首期机构投资者服务活动时,进一步提出“中国特色ESG投资体系”。

  对此申丽娜强调,ESG评级结果不仅是投资决策的“风险——收益”平衡器,更是政策响应、企业价值挖掘和国际化布局的关键工具。ESG评级结果对于投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具备风险管理与长期收益具有双重价值。ESG评级结果能帮助投资者识别企业潜在的非财务风险(如环境违规、治理缺陷),降低“黑天鹅”事件冲击影响。

  “研究表明,ESG表现优异的企业长期财务回报更优,大多数ESG主题基金的长期业绩表现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申丽娜表示。

  同时,ESG评级结果还有利于政策红利捕捉和资金流向引导,搭建企业价值与市场信心的桥梁。通过深度融入“双碳”目标、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为投资者提供了更透明的决策依据,帮助投资者筛选符合政策导向的标的,如新能源、绿色技术企业,抢占政策红利窗口;特别是险资、社保基金等耐心资本加速布局ESG领域,ESG评级成为配置决策的核心依据之一。

  降低合规成本仍需多方共同努力

  同样不应被忽视的是,当前多数中小企业仍对ESG理念的理解不足,且由于规模较小、盈利空间有限,缺乏专业的ESG团队和完善的内部治理架构。对此,申丽娜建议应考虑分类、分阶段有序推进和引导中小企业探索开展ESG信息披露,并提供ESG工具包降低中小企业合规成本,特别是在构建中国特色ESG体系的过程,仍需多方携手共同努力。

  首先,在企业内部战略与治理层面,应将企业ESG目标深度融入 “双碳”、乡村振兴等国家政策,制定可量化的行动路线,如设定清洁能源占比、农村产业帮扶项目数等指标。国有企业需强化党建与ESG治理的融合,将“三重一大”决策与ESG风险管理相结合;民营企业则应建立ESG委员会,明确董事会责任,避免ESG信息披露成为“公关工具”。

  具体到日常实践与能力建设方面,企业要聚焦绿色技术研发(如储能、碳捕集)和数字化工具应用(如区块链溯源ESG数据),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加强产业链协同,要求上游供应商符合ESG标准,推动下游绿色消费场景。

  最后,在信息披露与透明度提升方面,企业应在主动披露乡村振兴投入、党建治理效能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指标,量化ESG工作的数据成果,并引入第三方鉴证,试点区块链技术等确保数据不可篡改,增强国内外投资者的信任度。

  此外,申丽娜还建议行业协会应牵头开发低成本的“ESG工具包”,降低中小企业参与门槛,龙头企业则可通过供应链传导ESG要求,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

  评级机构应起到特有的推动作用和价值

  中国特色ESG体系的构建需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结合中国自身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特性,形成既符合国际规范又体现中国实践的标准。申丽娜认为,专业评级机构作为独立第三方主体,更应起到其特有的推动作用和价值,具体应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ESG评级标准:这需要专业机构融合中国政策导向(如“双碳”、乡村振兴),开发出既体现本土特色,又保持与国际标准的可比性的ESG评级框架,将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具体实践转化为被国际认可的评级指标。

  第二是提高数据可信度:评级机构应提升独立性和专业性,可以协助制定统一的信息披露模板,公开评级机构的方法论和数据来源以提升中国企业ESG信息披露的可比性和透明度,减少国际投资者对于数据不一致或不透明的顾虑;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供高效、透明的ESG数据采集和分析服务,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披露数据可追溯,解决海外投资者对数据真实性的疑惑。

  第三是提升海外市场与投资人认知:评级机构可以建立与国际框架的对接机制,确保中国特色ESG体系能与国际通行评级方法兼容,降低海外投资者的认知门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双向沟通机制,让海外市场了解中国企业独特优势和贡献、强化海外市场信任度。

  最后是标杆企业案例推广:评级机构可尝试与国际评级机构、研究机构联合发布报告,提升中国特色ESG体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展示中国特色ESG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适用性;并积极参与国际ESG规则制定和讨论,将中国特色ESG的理念和实践融入全球规则体系中,增强中国的全球话语权。


点赞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分享 4
苏泊尔的ESG之路:从责任践行到品牌价值跃迁
中国质量新闻网2025-08-07 13:29“通过优化包装设计,我们能够在全年实现减少碳排放。”“我们抛光车间积极推广除尘器废水、落料

0评论2025-08-082

聚焦前沿 共话未来——第二届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暨供应链ESG管理倡议扩容仪式顺利召开
千龙网2025-08-05 18:112025年7月31日,由藏格矿业主办的“第二届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前沿实践研讨会暨供应链ESG管理倡议扩容仪式

0评论2025-08-083

发挥绿色标准对低碳产业的规范引导作用
转自:光明日报  【观察与思考】  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完善支持绿色

0评论2025-08-075

建材业发展重在提升“含绿量”
新浪财经  建材行业正处于全面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时期,节能减排降碳任务繁重,全行业应进一步凝聚共识、主动作为、强化

0评论2025-08-077

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
  张国庆  绿色制造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兰州作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在传统工业领域积累了雄厚的基础,要

0评论2025-08-075

完善环境标准体系,推动“十五五”大气污染治理
  转自:中国环境网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在生态环境领域,大气污染治理任务依

0评论2025-08-075

向绿向新 绿色交易市场潜力巨大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自2021年中国碳市场启动以来,已助力推动全球碳定

0评论2025-08-075

打造生态警务 护航绿色发展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腹地,一片广袤的光伏矩阵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旁,蓝底白字的“磴口县

0评论2025-08-075

“医疗绿碳指数”关注医疗过程环保程度
2025年08月06日 06:54中国科学报本报讯(记者张双虎)近日,中华医学会第25次行为医学分会学术会议在太原召开。会上“达医晓护”

0评论2025-08-074

从“算出来”走向“测出来”,碳监测开辟绿色进阶路!
 转自:中国环境报  近年来,我国温室气体监测领域呈现“两头开花”的态势。一方面,设备供应商积极进行产品和技术研发,设备

0评论2025-08-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