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章首页 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CCER价格飙涨,机构开始囤货,谁在抢购碳资产

2025-04-08 10:26170

 碳资产的财富效应终于开始通过碳市场显现出来。

  去年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重新启动,如果你在那天买入1个单位的CCER(即1吨碳抵消额),然后在2025年3月10日那天卖出,那么你可以赚43.86元。一年多一点的时间,收益率近70%,远超各类股票指数和基金指数。

  CCER市场重启的那一天,CCER的平均价格是63.5元/吨,稍低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又称“CEA”)市场70.67元/吨的价格。

  一年多后的3月10日,也即是新的CCER方法学公布后,新签发项目开始挂网交易(3月6日签发)的第二个交易日,CCER价格高歌猛进,突破100元,最高达到107.36元/吨。而这一天的CEA收盘价为88.87元/吨。

图为近期CCER市场成交量、价格与成交额情况。

  来源: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系统网站

  此后十多天,CCER的价格有所震荡,但多次站在100元以上,并且高于CEA价格。CCER与CEA开始出现分化和倒挂。

  通常情况下,CCER价格是锚定CEA的,并适当低于CEA的价格,这样强制控排企业才有动力去购买CCER,用于抵消配额的清缴,这样才能有效降低企业的履约成本。

  那么,CCER市场和CEA市场为何会出现倒挂?CCER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什么?谁在抢购和囤积碳资产?未来走势如何?

图为新方法学公布后,首批登记CCER项目信息。

  来源:财经网

  CCER市场的价格、成交量以及活跃度开始超越CEA,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这里涉及的原因包括政策导向、供需关系、市场流动性等。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CEA)是强制性市场,参与主体是固定的,主要是控排企业。第一批是2200多家电力企业,扩容到钢铁、水泥和铝冶炼行业后,预计新增约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

  即使以后把石化、化工、航空、建材等行业纳入,也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企业群体中进行交易。在非履约期,CEA的流动性枯竭成为常态,削弱了其价格发现功能。

  金融系统人士对全国碳市场虎视眈眈,时不时呼吁市场开放让券商等金融机构入场。但好像决策层目前没有这个意向,尤其是一些控排企业,更不愿意金融机构进场,因为担心金融机构入场会抬高碳价,加大控排企业的经济负担。

  对规模更大的CEA市场没让金融机构进场,但CCER市场却放开了。不管是需要履约的减排企业,还是非控排企业,都可以参与。

  根据相关规定,全国重点排放单位、地方重点排放单位、项目业主,符合相关条件且自愿参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的法人和其他组织都可以开户,并参与到CCER市场。

  以后,甚至个人投资者也可以参与其中。

  当然,市场活跃性提升,最主要的原因是允许了券商和金融机构参与CCER市场,包括中信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华宝证券、中金公司、东方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华泰证券等。

  券商获批参与碳交易后,CCER市场生态发生质变。金融机构的入场不仅提升流动性,更将CCER从履约工具转变为包含环境溢价、政策预期、资本套利等多重属性的投资标的。

  正如绿色未来信息科技创始人张仕元所言,当前我国碳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券商在碳金融、CCER中的角色,会先成为企业盘活自身碳资产的交易对手,为碳市场的交易提供流动性,未来也有望成为碳资产的价格发现者和定价者。

  当然,CCER市场交易激增,价格飙涨,机构纷纷抢筹,背后主要逻辑还是供需失衡和刚性缺口。

  中创碳投碳市场首席分析师林立身对《财经》表示,根据目前公示的项目,预计今年能签发的CCER合计不超过5000万吨,远小于全国碳市场每年对CCER的使用上限4亿吨,CCER整体上仍然较为稀缺。

  全国碳市场最近新增钢铁、水泥和电解铝三个控排行业,全国碳市场的覆盖排放量将从50亿吨增加至80亿吨。当前规定CCER抵消比例不超过5%的配额清缴上限,理论上光满足强制排放市场,就需要4亿吨CCER。如果加上场外企业减排需要和一些活动的碳抵消需求,CCER买方阵容非常强大,短期供需失衡是明显的。

  而且海上风电、林业碳汇等项目开发周期长、前期投入大的特性,更强化了市场对稀缺性的预期。

  CEA配额有时间结转限制,CCER的使用目前没有有效期限制,其价值相对稳定,也给市场炒作提供了空间。

  有人认为,当前CCER价格飙升,二级市场交易活跃,是因为签发项目太少造成,随着开发碳汇项目越来越多,CCER终归还是要锚定CEA价格。

  我并不这样认为。即使长期看,碳市场一定会迎来几波财富效应。没有财富效应的市场,是不会有人参与的。而且这种财富效应,不能只局限在一级市场,只局限在那些能拿到资源的企业,还应该体现在二级市场,让更多人能参与进来。

  CEA主市场要求稳定,其功能主要是保障“双碳“目标的实现,在这一底线机制下,必定会让CCER市场充当先锋角色,承接市场预期,未来甚至可能通过巴黎协定6.4条机制进入全球市场,与国际碳市场规则接轨,与国际绿色资本和技术创新相融合。

  所以,CCER的价格一定会脱离CEA价格的约束,形成独立的市场化价格曲线。

  其实,包括能源央企、头部券商自营部门、金融机构、碳资产管理公司等,早已开始布局,提前锁定资源,抢碳汇资源,抢碳资产筹码,甚至到二级市场抢购CCER,有些是为了完成减排任务,有些纯粹是囤货等待升值。


点赞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分享 4
2025年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情况分析报告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司传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续发展表现。点

0评论2025-08-157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做客“高质量发展故事汇”:向“绿”而兴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做客“高质量发展故事汇”:向“绿”而兴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人民网)】“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0评论2025-08-156

国家发改委:正与相关部门着手“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部署尽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转自:财联社  【国家发改委:正与相关部门着手“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部署尽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财联社8月

0评论2025-08-157

麦加芯彩:公司长期关注并切实推进ESG工作,最近聘请了英国标准协会对公司ESG报告进行独立审核
每日经济新闻2025-08-13 17:08:35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贵公司所在中证4级行业很多同行都已在ESG报告中披

0评论2025-08-159

践行ESG长期主义,中国人寿引领保险业绿色发展新征程
红网2025-08-14 16:17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郭萍 综合报道近日,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新华网主办的2025企业ESG发展论坛在黑龙

0评论2025-08-156

7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6.7%
2025-08-14 08:27:24人民日报   作者: 记者欧阳洁据海关统计:7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比6

0评论2025-08-148

普惠还要可持续 惠民保将迎来分层精准定价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聂国春)近年来持续火爆的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俗称“惠民保”)业务迎来了监管新规。金融监管总局日

0评论2025-08-1410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建平:瞄准一个目标,坚持下去
 来源:新浪财经 2002年12月,我收到恩师丑纪范院士寄来的贺卡,贺卡随附了一封长达6页的书信。信中详述国内大气学科的发展状况

0评论2025-08-148

钢铁大省闯绿关!资金缺口1400亿,这局怎么破?
■ 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8月5日,山西太原。在由山西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共同主办的“资源型地区焕新研

0评论2025-08-148

环境专家张修玉:因地制宜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四难”
  应鼓励金融机构推出以土地经营权、林地经营权、林下经济预期收益权、生态补偿收益权、农副产品仓单等绿色信贷产品  今年是

0评论2025-0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