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ESG监管趋严、标准协同、技术突破,中国美妆行业正构建全生命周期监测体系,研发可降解包材,用区块链追踪碳足迹,AI优化生产能耗,并将在2025年巴黎国际赛事中角逐"绿色可持续大奖",以科技重新定义"美"与"责任"的共生哲学。
1.中国证监会修订发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7月1日实施
3月28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修订发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自7月1日起实施。此次修订以注册制改革为核心,通过三方面升级治理规则:一是强化风险揭示与ESG披露,要求企业披露行业特性信息、未盈利成因及可持续发展报告,推动ESG治理透明化;二是规范信息披露行为,禁止委托第三方外包核心信披工作,明确重大事项披露时点为“应当知悉时”,并扩展承诺主体至收购方等关联方;三是优化内部治理结构,以审计委员会替代监事会承担财务监督职能,强化董事会责任。
新规旨在提升资本市场透明度,防范信息不对称风险,同时通过强制ESG披露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注册制全面实施和可持续金融发展奠定基础,对上市公司合规能力、投资者决策依据及市场国际化水平产生深远影响。
2.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完成登记
3月6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以下简称“自愿碳市场”)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完成登记,代表我国自愿碳市场建设取得重要实质性进展,对推动和激励我国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参与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获得登记的核证自愿减排量由位于江苏、甘肃等地的海上并网风力发电和并网光热发电项目产生,已登记的核证自愿减排量共94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预计将在10年内年均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约35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的登记为全国碳市场建设带来新的机遇,一方面为我国控排企业提供了多样化履约选择,有效降低企业履约成本,推动实现碳市场低成本降碳的政策目标;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为减排机理清晰、降碳效果好但减排成本较高的项目提供了额外资金支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
国际ESG前沿
1.联合国公布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万物共生,和美永续”
近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公布了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Harmony with na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即“万物共生和美永续”。2025年5月22日,生态环境部将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办现场活动,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实践成果讲述、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展示、主题活动与互动等。
2.日本发布首份符合ISSB指南的可持续性披露标准
3月6日,日本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SSBJ)发布了其最终确定的可持续发展披露标准,该标准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的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ISSB)制定的标准为基础,将成为日本上市公司强制性报告可持续发展和气候相关信息的基础。
SSBJ发布的准则包括3项标准,包括《通用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的应用”、《主题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第1号》“一般披露”以及《主题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
3.法国巴黎资产管理公司设立创新与影响力投资平台
近日,法国巴黎资产管理公司宣布在旗下私募资产部门设立"创新与影响力投资平台",初始管理规模达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2.4亿元)。该平台整合了机构原有的生态转型与影响力投资、金融科技及Solar Impulse清洁技术风投基金三大业务线,重点布局具有环境效益和社会价值的创新企业,旨在通过风险投资推动可持续金融解决方案,加速应对气候变化和普惠金融等全球性挑战。
AI驱动ESG创新
1.国内首台“公益AI一体机”发布,赋能慈善数字化
近日,国内首台“公益慈善行业大模型一体机”正式对外发布,该设备集成了全维度知识图谱体系、双模型引擎协同和行业场景多智能体协同的全链条应用解决方案,大模型整合了87部法律法规、50万份行业文档构建的全维度知识图谱系统,基于知识图谱向量化技术,实现跨领域资源精准匹配。同时,这一设备运用DeepSeek和QWQ32b的双引擎协同智能系统,支持多模态交互,实时抓取全网数据,构建动态企业ECG模型,完成20+维度慈善画像分析。这一“公益AI一体机”将在公益慈善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赋能公益方面的业务与应用创新,同时,知识库内置道德伦理规则确保AI决策符合社会价值导向。
2.优酷上线听障用户身份认证功能,2700万用户受益
近日,由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与阿里文娱公益合作的听障用户身份认证功能,正式上线优酷无障碍剧场,听障者在线认证后,可免费观看剧场内的无障碍作品。这是继2022年底开通视障认证服务后,优酷在无障碍观影领域开通的又一项认证服务,将惠及全国2700多万听障人士。
据了解,为搭建网络无障碍基础设施,优酷2020年对APP统一了组件读屏规范,围绕障碍人士使用场景上的痛点,做了深度的交互适配与优化,率先完成了APP的无障碍改造,并在2020年12月率先上线无障碍剧场。目前已拥有8000多部电影、电视剧、短剧、有声书等无障碍视听内容。
CCR观点
从近期的ESG动态中可以看到,当前全球ESG发展呈现三大趋势:一是监管框架加速完善,二是国际标准深度协同,三是技术赋能持续突破。
在此背景下,中国化妆品行业的ESG转型也将呈现出以下变化:
1.政策驱动合规化升级:新规强制要求披露包装回收率、碳排放强度等指标,倒逼企业建立覆盖原料采购—生产—分销的全生命周期监测体系。
2. 国际标准引领价值链重塑:对于化妆品出海企业来说,需构建原料溯源系统,并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同时,对于欧盟等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如《包装与包装废弃物法规》(PPWR)设定的2030年全回收目标,企业需加快研发可降解包材、推广“Refill再填充”商业模式等。
3. 数字技术加速可持续创新:一是生产端降碳,比如区块链追踪原料碳足迹,AI优化工厂能耗等;二是消费端创造更多包容性,比如开发手语AI解说美妆教程、触感包装设计,将无障碍服务纳入企业创新维度。
值得一提的是,即将于2025年10月在法国巴黎卢浮宫举办的国际化妆品创新匹亚大赛(INPD)上,设立了"绿色可持续大奖",评审维度极具行业风向标意义,包括环保包材革新、零碳工厂认证、循环设计体系等。期待中国化妆品企业/品牌能通过INPD这一平台展示他们在绿色创新方面的方法与实践,以科技解码东方美学可持续基因,重新定义“美”与“责任”的共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