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章首页 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兴业银行南京分行首单ESG协议落地常州,为天合光能融资融“智”

2024-12-03 15:31250江南时报

       近日,记者从兴业银行常州分行获悉,兴业银行南京分行与全球领先的光储智慧企业天合光能共同签署了辖内首个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综合服务协议,共同开启了绿色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ESG标准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指标。本次协议的成功签署,是兴业银行南京分行与天合光能在传统融资服务模式外,达成的首次融智领域的合作,展现了双方共同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坚定决心和美好愿景。

  兴业银行常州分行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服务协议,兴业银行将运用其在绿色金融领域的研究实力及专业知识,为天合光能提供涵盖ESG咨询管理、企业培训以及创新实践在内的全方位综合服务,助力企业完善ESG管理体系,推动企业ESG信息披露、战略规划和评级提升,切实写好“第二份财报”。

  自2008年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以来,兴业银行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专注于构建和完善ESG治理架构和管理体系,争做国内可持续发展领域先行者,不断以实际行动树牢擦亮“绿色银行”名片。凭借不懈努力,该行于2023年获得明晟(MSCI)ESG AA级评级,是境内首批获得明晟AA评级的上市银行,并且是唯一连续五年保持境内银行业最高ESG评级的金融机构。天合光能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同样高度重视自身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其ESG评分在光伏行业中名列前茅。针对双方在ESG领域的首次合作,常州市政府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为此次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资源支持。

  面对国家倡导的绿色发展大潮,兴业银行南京分行深刻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将ESG理念融入经营实践,在做好自身碳中和的同时,为合作伙伴提供绿色低碳发展解决方案,制定发布了可持续发展综合服务方案、碳金融综合服务方案、(近)零碳园区综合服务方案等,陆续落地全国首单非上市公司绿色ABS、全省首笔排污权抵押贷款、全行首笔绿色主题存款等多个首创业务。截至2024年10月末,该行已为江苏省超过2400家环保节能企业提供总计超过5700亿元人民币的绿色融资支持。

  展望未来,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将继续与天合光能等优秀企业紧密合作,加速推进碳账户体系建设,改善风险管理及授信审批机制,共同探索绿色金融和ESG领域的新机遇,为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贡献更大力量。(邱国忠 欣仁)

点赞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分享 3
2025年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情况分析报告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司传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续发展表现。点

0评论2025-08-157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做客“高质量发展故事汇”:向“绿”而兴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做客“高质量发展故事汇”:向“绿”而兴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人民网)】“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0评论2025-08-157

国家发改委:正与相关部门着手“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部署尽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转自:财联社  【国家发改委:正与相关部门着手“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部署尽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财联社8月

0评论2025-08-157

麦加芯彩:公司长期关注并切实推进ESG工作,最近聘请了英国标准协会对公司ESG报告进行独立审核
每日经济新闻2025-08-13 17:08:35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贵公司所在中证4级行业很多同行都已在ESG报告中披

0评论2025-08-1510

践行ESG长期主义,中国人寿引领保险业绿色发展新征程
红网2025-08-14 16:17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郭萍 综合报道近日,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新华网主办的2025企业ESG发展论坛在黑龙

0评论2025-08-157

7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6.7%
2025-08-14 08:27:24人民日报   作者: 记者欧阳洁据海关统计:7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比6

0评论2025-08-148

普惠还要可持续 惠民保将迎来分层精准定价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聂国春)近年来持续火爆的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俗称“惠民保”)业务迎来了监管新规。金融监管总局日

0评论2025-08-1410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建平:瞄准一个目标,坚持下去
 来源:新浪财经 2002年12月,我收到恩师丑纪范院士寄来的贺卡,贺卡随附了一封长达6页的书信。信中详述国内大气学科的发展状况

0评论2025-08-148

钢铁大省闯绿关!资金缺口1400亿,这局怎么破?
■ 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8月5日,山西太原。在由山西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共同主办的“资源型地区焕新研

0评论2025-08-148

环境专家张修玉:因地制宜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四难”
  应鼓励金融机构推出以土地经营权、林地经营权、林下经济预期收益权、生态补偿收益权、农副产品仓单等绿色信贷产品  今年是

0评论2025-0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