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章首页 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发展研究院ESG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金名:打破常见误区 提升ESG信息披露质量

2025-01-06 11:16300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随着相关监管政策陆续出台,以及投资者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上市公司披露自身ESG信息。在此过程中,我们关注到不少企业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容易引发一系列问题。”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发展研究院ESG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金名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金名认为,ESG信息披露是企业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遵循真实性、相关性和透明性原则,全面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实践,才能提升ESG信披质量,避免出现泡沫化发展。

  避免披露形式“一刀切”

  2024年,《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等文件出台,加速引导企业披露ESG信息。

  “许多上市公司有披露ESG信息的意愿,但对信息披露工作的理解不足,以为必须编制独立报告,从而担心成本问题,迟迟未能开展。这实际上是对ESG信息披露的一种误解。”金名表示,独立报告披露不是ESG信息披露的唯一形式,“一刀切”只会降低披露效率,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例如,港交所明确,上市公司ESG信息既可以在其年报中披露,也可以编制成一份独立报告进行披露。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委员会(ISSB)则推动将ESG信息与财务报表合并披露,以提升数据的可比性和一致性。沪深北交易所2024年出台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要求,强制披露ESG信息的企业应披露独立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对于非强制披露ESG信息的企业,则鼓励其参照执行。同时,对于非强制披露ESG信息的企业,可在年报中披露相关信息,以满足基本披露要求。“企业应摒弃单一披露形式的思维定式,灵活应对,先从基础信息披露入手,再逐步拓展披露的覆盖面和深度,最终实现全面、系统的高质量披露。”金名表示。

  与此同时,不少企业存在将ESG信披当成公式化作业的行为,导致信息相关性与重要性不足,从而使披露内容空洞。“例如,高污染行业和互联网行业侧重的议题必然存在差异,投资者对高能耗企业碳排放数据的需求高于其他行业。如果只是依赖模板化的披露方式,忽视了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特性,就会导致信息披露失去焦点。”金名认为,披露无关或低相关度的信息不仅会削弱报告的实用性,还会模糊企业运营特点,显著影响投资者及其他用户获取关键信息。

  充分把握合规原则

  信息披露是公众公司将有关信息向利益相关方公开的行为,不仅是资本市场的基石,也是企业与投资者、监管机构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沟通的核心工具。作为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ESG信披同样要注重合规原则。

  “一个常见的误区是把ESG信披当成宣传企业形象的工具,掺和误导性陈述。”金名举例道,在ESG信披实践中,部分企业选择性披露数据,过度强调亮点和成就,刻意回避风险和挑战。有的企业甚至通过“漂绿”的表述误导市场和利益相关方,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

  证监会上市司相关负责人2024年4月公开表示:“对于多数上市公司而言,可持续发展报告并不是强制披露的,但不代表可以随意披露。公司不能将公告作为‘广告’,把ESG披露作为品牌营销的手段,借由ESG的‘外衣’过度包装,提供不准确的信息误导投资者。”

  对于时间要求与渠道要求的准确把握同样是ESG信披合规的关键。在ESG信息披露时间上,沪深北交易所要求,强制披露企业需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4个月内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且不得早于年度报告的发布时间;港交所要求,上市公司需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5个月内披露ESG报告;ISSB提出,ESG信息应与财务信息同步披露。“遵守披露时间要求是ESG信披的重要基础,延迟披露或提前披露均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延迟披露可能削弱信息披露的时效性,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提前披露可能引发内幕交易或信息泄露的风险,损害资本市场的信息公平性。”金名表示。

  在信披渠道方面,沪深北交易所和港交所均要求,企业通过交易所公告系统和企业官方网站同步发布ESG报告,以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如果企业未能按照要求披露ESG信息,提前在非公开平台或小范围内发布信息,这不仅会带来内幕交易或利益输送风险,还会破坏市场信息的公平性。如果企业在多个平台分散披露ESG信息,则会导致市场参与者难以系统全面地了解企业的ESG表现,同时带来信披违规的风险。”金名说。

  正确理解ESG信披本质

  “企业应该正确认识信息披露与实践的关系,不要让ESG工作的重心发生偏离。”在金名看来,高质量的ESG信息披露一定来源于高质量的ESG实践,“ESG信息是企业实际运营成果的真实反映,而不能改变企业的实际财务绩效”。

  他表示,有些机构通过对比ESG信息披露率、市值、用工规模等指标,得出“发布ESG报告企业相关水平好于未发布企业”的结论,这实际上混淆了因果关系,忽视了报告形式与企业实践的本质关系,“高质量的ESG报告一定是‘干出来’的,而非‘写出来’的”。

  此外,部分企业错误理解ESG信息披露与企业ESG评级的关系,导致工作重心偏移,忽视了企业实际ESG表现。“随着ESG逐渐成为资本市场的核心议题之一,许多企业将ESG评级结果作为ESG信披工作的最终目标。部分企业认为,只要在ESG报告上下功夫,就能直接提升ESG评级。”金名认为,这种想法不仅过于片面,还误解了ESG评级机构的评级逻辑。

  据了解,ESG评级机构的数据来源广泛,除ESG报告外,还包括年度财务报告、监管记录、行业数据库、第三方数据和媒体报道等。国际主流评级机构如MSCI、Sustainalytics,国内评级机构如Wind ESG、商道融绿,均通过行业基准和外部数据库验证企业表现,全面评估企业实际运营能力。“如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大健云仓,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润迈德、沛嘉医疗,虽未发布独立的ESG报告,但凭借扎实的ESG实践和灵活充分的披露方式,仍获得了良好的ESG评级。”金名表示,这充分说明ESG评级并非单纯依赖披露形式或篇幅长短,而是基于对企业实际运营表现的综合评估。


点赞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分享 3
国资委:推动海外经营机构在海外经营管理、重大项目实施中将ESG工作作为重要内容
面新闻2025-07-04 17:32北京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其中提到,强化品牌跨文化融合。

0评论2025-07-1021

共寻可持续发展标杆!证券之星第三届ESG新标杆企业评选活动火热进行
经济观察网为深入推进中国ESG体系建设,传递企业ESG价值内涵,证券之星于2025年5月16日正式启动“第三届ESG新标杆企业评选”活动

0评论2025-07-1021

慕尚集团(01817.HK)荣获“ESG环境友好卓越企业”,以绿色时尚解锁新价值
当前,ESG 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维度之一。在此背景下,ESG 生态体系加速完善,ESG 的监管、披露、评价等

0评论2025-07-1018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快速的增长
  在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近日举办的“能源中国——全面加速绿色能源转型 推动协同发展”活动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

0评论2025-07-0821

央行发布首个绿色金融国家标准 已建成全球最大绿色债券市场
  观点网讯:7月7日,据央视财经,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绿色金融领域首个国家标准,统一境内绿色金融产品界定范围,以促进绿色

0评论2025-07-0823

《全球数字友好倡议》(草案)在京发布
  新浪财经 7月2日,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主论坛之一的数字友好城市建设全球对话上,《全球数字友好倡议》(草案)(简称“

0评论2025-07-0819

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到2027年底 力争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四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其中提出,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新能源汽

0评论2025-07-0822

四部门:推动大功率充电设施布局规划与配电网规划融合衔接,适度超前进行电网建设并及时升级改造
2025年07月07日 14:23澎湃新闻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四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其中提出,促进

0评论2025-07-0819

中国有力助推全球能源转型
转自:中国电力新闻网  ——访世界经济论坛专家尼古拉斯·瓦格纳  世界经济论坛能源与材料中心专家尼古拉斯·瓦格纳日前接受

0评论2025-07-0818

波士顿咨询董事总经理胡昊鹏:“不出海,就出局”的说法过于绝对 企业应“两条腿走路”
新浪财经 蒋露瑶/发自天津  2025年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于6月24-26日在天津举办,本届论坛以“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为主题,

0评论2025-07-0818